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统计局: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非公经济就业大幅增加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2007-09-21 09:2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我国有13亿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努力扩大就业,满足劳动者就业需求是我国在较长时期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关注民生,将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使我国就业总量保持了持续稳步增长,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地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失业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一、全国就业总量稳步增长,新增就业人数继续增加 
  我国城乡就业人员从2002年的73740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76400万人,增加了2660万人,年均增加66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从24780万人增加到28310万人,年均增加883万人;乡村就业人员从48960万人减少到48090万人,年均减少218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增长持续高于全国,其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2002年的33.6%上升到2006年的37.1%。城镇就业岗位的快速增加,带动了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使乡村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66.4%下降到2006年的62.9%(图1)。
  2003至2006年是我国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的时期:一是16岁及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进入高峰期,四年内,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了5047万人,年均增加1262万人。城镇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加达到了1700万人以上。二是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大幅增加造成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 
  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再加上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2003年至2006年,全国每年实现新增就业人数分别为859万人、890万人、970万人和1184万人,其中2006年新增就业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2002年至2006年,总计有2000多万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有530多万人是再就业的困难群体。
  二、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继续提高,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人数最多
  在就业总量持续稳定增加的同时,就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2006年全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2561万人,比2002年减少4309万人,下降11.7%,年均减少1077万人;第二产业19225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3445万人,增长21.8%,年均增加861万人;第三产业24614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3524万人,增长16.7%,年均增加881万人。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2年的50.0:21.4:28.6转变为2006年的42.6:25.2:32.2(图2)。
  这一时期,国家加大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优化了就业结构。同2002年相比,2005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了2270万人,年均增加超过750万人,是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就业人数增加最多的行业。同期,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也居于各行业就业人数增加量的前列。 
  三、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人员继续减少,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大幅增加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大批劳动力从国有企业转向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2006年末,城镇国有和集体等公有制经济单位就业人员7417万人,比2002年减少了1074万人,年均减少269万人。而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则从2002年的2379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4068万人,增加了1689万人,年均增加422万人。2006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6966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2698万人,增长63.2%,年均增加675万人。2002-2006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387万人,年均增加近1100万人,已经超过了同期城镇总的就业增加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成为当前提高全社会就业率,缓解城镇就业压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四、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止降回升 
  从就业形态看,分为单位就业和非单位就业两类。单位就业与非单位就业相比,工资水平高,职业稳定性强,就业质量高。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从1996年起开始减少,到2002年已经从1995年的15301万人减少到10985万人,共减少4316万人,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人员减少量更是高达6123万人。2003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出现止降,2004年起开始回升,到2006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已经回升到11713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728万人。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止降回升早于中、西部地区,且保持稳定增长,从2002年的4961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5686万人,增长率14.6%。中、西部地区城镇就业人员从2005年开始回升,到2006年,中、西部地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分别为3396万人和2631万人。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止降回升,表明我国在就业总量保持增加的同时,就业质量也已经有所提升。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减变动的地区特点,表明东部地区的就业形势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国家制定的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已有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回升,就业形势逐渐走出困境。 
  五、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 
  在努力扩大就业的同时,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了失业调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各项扩大就业政策的逐步落实,2002-200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均保持在4.0%-4.3%的较低水平(图3)。在劳动力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为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今后较长的时期,我国人口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将继续存在。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全部解决,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凸显,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任务更加繁重。只要我们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处理好劳动力供求总量和就业结构的关系,解决好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快的矛盾,协调好新增加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问题,就一定能继续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