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改善了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
统计显示,2003年到2006年的四年间,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0271亿元,是1978年到2002年的近两倍;四年年均增长26.1%,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15.7个百分点。
通过四年的大规模建设,先后建成了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包括石油、钢铁、电力、铁路、地铁、港口、机场等多个行业建设工程。这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的竣工投产和生产能力的建成使用,使我国电力等能源工业紧张状况得到缓解,极大地改善了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为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为下一步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003年以来,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曾经是国民经济“瓶颈”的基础产业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潜力不断增强。
以能源工业为例,2003年-2006年,我国共新增原煤开采能力63908万吨/年、天然原油开采8174万吨/年、天然气开采373亿立方米/年和发电机组容量2.5亿千瓦。这些产能的极大提高,使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得到显著增强。
类似地,四年间,我国累计新建铁路投产里程5273公里,新建、改建公路分别为217811公里、406590公里,新(扩)建港口码头吞吐能力66209万吨/年,已形成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管道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此外,我国建成了覆盖全国、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以及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分布广泛的公用邮政网络。目前我国的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茅。从2002年到2006年,固定电话用户由21422万户增加到36779万户,增长71.7%;移动电话用户由20601万户增加到46106万户,增长1.2倍;互联网上网人数由5910万人增加到13700万人,增长1.3倍;全国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由2.87亿门升至5.03亿门,增长75.5%;电话普及率从33.6部/百人上升到63.4部/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