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商业评论 - 正文

券商系QDII积极备战出海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但有为 2007-09-28 07:27:0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银行和基金系QDII产品发售得如火如荼之际,券商系QDII也正在积极备战出海。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27日在2007中国金融衍生品高峰论坛上透露,光大证券QDII产品的研发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QDII业务的资格申请材料已经上报,预计将很快获得批复。
  由于外汇储备规模不断膨胀,近来管理层拓宽对外投资渠道、引导资金有序流出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根据公开信息,截至目前为止,外汇局已累计核准银行、基金、保险系QDII投资额度265亿美元左右,券商和信托系QDII额度也正在批复之中。
  唐双宁认为,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光大集团改革重组方案,光大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即将组建,为光大集团及有关子公司开展QDII业务提供了机遇。光大集团将充分运用金融控股牌照的优势,有效整合金融资源,对QDII业务积极大胆地进行创新,培育光大集团QDII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争取用较短的时间打造出“光大QDII”的业务品牌。他透露,继今年4月首期QDII产品———阳光理财同享一号成功发行后,光大银行第二期QDII产品也即将于9月下旬发行。
  唐双宁称,我国QDII业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业务模式上的“被动性”。他认为,目前银行类QDII产品普遍的做法是采取国内金融机构与境外投资银行合作,直接向外资银行购买结构性票据或者与外资银行进行互换交易的模式,主要是利用自身销售渠道上的优势代销各种产品,仅仅充当了分销商的角色。而基金类QDII产品对境外市场也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二是风险管理上的“紧迫性”。“由于QDII产品投资于境外市场,要面对法律、市场、信用、汇率及操作风险,迫切需要加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他指出。
  唐双宁最后表示,监管当局要从中资金融机构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和积极支持的角度出发,根据金融机构的管理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分类审批准入,分类进行监管,支持好的,帮助弱的,使中资金融机构尽快融入国际市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