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宏观调控效果在外贸领域开始显现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梁达 2007-12-07 08:0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今年,我国在外贸领域的宏观调控效果开始显现,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关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的外贸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改善贸易结构和减缓贸易顺差一直是近两年的重要任务。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外贸上的提法保持了政策的联贯性,明年在保持出口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仍然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出口结构,着力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多渠道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矛盾。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家在外贸领域的宏观调控效果开始显现,在努力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强调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高新技术等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采取了重点推动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等措施。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原材料、机械设备及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资源和技术的不足,而且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条件。
  由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使我国的外贸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10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比上月放慢了0.5个百分点,而进口增速则加快9.4个百分点,从而使1-10月的出口、进口增速分别比前9个月放缓、增长了0.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扩大势头持续放缓。
  从外贸的发展趋势看,2008年我国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随着调控政策的有效落实,政策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由于明年世界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较为复杂,如全球性通胀压力、石油市场不稳定性、外汇大量流入新兴市场经济造成影响以入全球失衡等问题将继续存在。因此,在国内外经济环境与国内调控政策的综合作用下,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但从另一个层面看,也为我国降低出口增长速度,缩减贸易顺差,减少贸易磨擦等提供了外在机遇。
  按照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年在保持出口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出口结构,着力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扩大能源、资源类产品的进口,切实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多渠道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矛盾。
  
  当前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有两大特点
  据海关统计,今年1-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759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5%,增速与前9个月持平,进出口规模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其中出口9858.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7734.8亿美元,增长19.8%。1-10月贸易顺差为2123.6亿美元,增长59%,比前9个月的贸易顺差增幅减缓10.2个百分点。
  第一、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向合理方向发展。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历经了上世纪80年代初的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与90年代中期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为主的转变。目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贸易竞争的重要力量。这些转变反映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这种发展趋势同世界贸易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近几年来,我国积极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战略,加大自主研发力度。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得以保持,家电、信息等新兴产业的竞争力不断上升,产品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出口商品的主体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逐步转向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
  一是加工贸易增长速度依然领先,一般贸易出口增长减缓。1-10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7831.6亿美元,增长28.6%。其中,出口4392.4亿美元,增长30.8%,比前9个月放慢1.2个百分点。
  二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主要的贸易增长点。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占主导地位,钢材出口增势明显减缓。据海关统计,1-10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5622.4亿美元,增长27.9%,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7%。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387.8亿美元,增长31.7%;机械及设备出口1842.9亿美元,增长2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78亿美元,增长24.8%,增幅与前3季度持平。同期,传统大宗商品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956亿美元,增长22.9%,比前3季度放慢0.1个百分点;鞋类210.3亿美元,增长16.1%,比前3季度放慢0.7个百分点;塑料制品120亿美元,增长9.2%,比前3季度放慢0.8个百分点;箱包88.6亿美元,增长23.4%,比前3季度放慢0.3个百分点。此外,1-10月我国钢材出口5376万吨,增长63.8%,比前3季度放慢9.5个百分点。
  三是与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值超过2000亿美元。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1-10月中欧双边贸易总额2875.2亿美元,增长27.5%。美国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481.9亿美元,增长15.7%。日本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日双边贸易总值1918.9亿美元,增长14%。此外,1-10月我国对东盟、我国香港地区、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双边贸易值均超过千亿美元,分别为1635.3亿美元、1585.5亿美元、1297亿美元和1008.6亿美元,分别增长25.9%、20.3%、19.1%和14.6%。
  第二、进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近五年是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国内对原材料、机械设备及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资源和技术的不足,而且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条件。2006年,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分别为4277.3亿美元和2473.1亿美元,是2002年的2.8倍和3.0倍。
  在进口商品中,今年1-10月,我国进口初级产品1935.6亿美元,增长24.7%,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25%。其中进口大豆2454万吨,增长4.5%。同期,进口工业制成品5799.2亿美元,增长18.3%,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75%。其中进口机电产品4042.7亿美元,增长16.5%,机电产品中的汽车进口24.4万辆,增长36.9%。
  工业制成品进口稳步上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进口主导产品,进口商品结构呈现逐步优化的趋势。随着我国外贸规模的扩大,初级产品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重稳步上升。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口比重一直比较稳定,基本保持在30%左右的水平,近年来这一比重有下降趋势。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比重呈上升趋势,成为进口的主导产品。这种变动趋势表明我国一般加工业的国产化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从而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
  
  五大因素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第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动了外贸发展。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带动进口贸易增长。2001-2006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8%,经济快速稳健发展,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拉动了能源、原材料、机械设备及高新技术产品等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加之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国内消费需求旺盛为进口创造了巨大的需求基础。
  经济发展促进了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为出口贸易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企业生产技术能力提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竞争力增强。目前,我国已有80多个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其中纺织品服装、化纤、彩电、洗衣机、电冰箱、DVD、电脑、手机等产品的出口量超过50%。
  第二、退税政策调整推动了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多次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总体趋势是下调或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加大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限制力度,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对一些敏感商品临时加征出口关税等。
  在出口退税率下调以后,一部分以往靠低廉价格取胜的出口企业和商品,被挤出市场,其出口份额大部分将被其他产品质量、经营规模和营销渠道有优势的企业填补。能源、资源性商品出口比重较高的中西部地区企业感受到的压力更大一些。但对结构调整快,延伸了加工深度的企业,是一次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机会。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在减缓外贸顺差过快增长势头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低价竞销,淘汰落后企业,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附加价值的提高。
  第三、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为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结构发生了三次大的调整,我国及时地抓住了国外产业结构转移的机遇,实现了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我国大力引进外国投资,已连续十五年保持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首位。截至2006年末,累计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达7040亿美元,其中70%投入了制造业,特别是引进了大量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2007年1-9月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达472.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使国内的加工生产装配能力迅速扩张,逐步成长为全球制造业生产加工基地;另一方面,我国原本通过进口才能实现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就能满足,进口产品的国内替代效应显著。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致使加工贸易顺差居高不下,2006年加工贸易项下顺差1888.8亿美元,超过贸易顺差总值114亿美元。1997年至2006年的十年间,其中有8年加工贸易项下顺差超过了贸易顺差总值。
  第四、投资加速带动了贸易的增长。外商投资增长带动了进出口贸易增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持续增加。2003年,我国吸收外资额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1991-2006年外商实际投资额年均增长速度为19.8%。外商投资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加工程度高、配套能力强,产业链比较完整,其利用我国劳动力等资源价格低廉优势,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实现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并由此带动了我国加工贸易及一般贸易的快速增长。同时,外商投资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外商的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与我国资源的优化配置,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五、产品竞争力提高促进了一般贸易的快速增长。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价格低廉和技术相对熟练的劳动力供给,加上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中国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促进了一般贸易快速发展。2006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6%,增速比进出口总值快2.2个百分点,比加工贸易快5.5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速高出进口9.6个百分点,全年一般贸易顺差831.40亿美元,是2005年一般贸易顺差的2.35倍,对贸易顺差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63.3%。
  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年份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机电产品 高新
技术产品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2000 10.2 20.8 89.8 79.2 42.3 45.7 14.9 23.3
2001 9.9 18.8 90.1 81.2 44.6 49.5 17.5 26.3
2002 8.7 16.7 91.3 83.3 48.2 52.7 20.8 28.1
2003 7.9 17.6 92.1 82.4 51.9 54.5 25.2 28.9
2004 6.8 20.9 93.2 79.1 54.5 53.8 27.9 28.8
2005 6.4 22.4 93.6 77.6 56.0 53.1 28.6 30.0
2006 5.5 23.6 94.5 76.4 57.8 54.0 29.3 31.2
2007 6.7 25.3 84.4 75.0 57.0 51.5 27.8 30.9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2007年为1-9月数据

采取五大对策优化外贸结构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2008年必须坚持内外协调,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促进我国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本次会议在外贸上的提法保持了政策的联贯性,即改善贸易结构和减缓贸易顺差仍是近两年的重要任务。但今年突出的一点就是协调,继而强调了平衡、创新和提高。特别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强调了内外经济的协调。
  今后几年,中国经济将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就应从优化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入手。
  第一、大力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自有品牌的产品,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建设品牌促进、品牌评价、品牌推广、品牌保护四个体系,搭建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平台和通道,推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出口名牌。
  第二、大力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
  为减轻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对耗能过大的产品出口,要取消出口退税并适当增收资源税,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出口产品应增收环境税。
  第三、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
  健全重要资源的进口机制,尽快制定和实施石油、铁矿砂、铜精矿以及粮食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战略,建立石油和其他战略物资的储备体系,努力开辟稳定、顺畅、安全的多种进口渠道。抓住当前国际石油价格回落的有利时机,适时扩大原油进口,充实国家石油战略储备。
  第四、继续调整进口商品结构,增加高科技含量进口商品的比重
  要改善外贸商品结构,客观上要求进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必须与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同步。一是要注意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在品种和特色上的互补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是要增加科技含量高的进口商品比重,充分提高我国可利用的技术存量,学习并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
  第五、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贸易方式符合中国国情,在促进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国际产业分工趋势和我国发展水平来看,加工贸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有发展空间,但是也存在加工链条短、增值率低、获得利益少、容易加剧贸易摩擦等问题。因此,急需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加工贸易向上下游延伸,尽快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