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控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07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随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我国外贸领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普遍出现下降或增速回落,贸易顺差扩大势头持续放缓,对外贸易质量稳步提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增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
专家认为,随着外贸领域一系列调控措施的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明年我国的外贸结构将更趋优化。⊙本报记者 薛黎
政策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2006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放在突出位置”的要求,随后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从而拉开了2007年一系列鼓励进口、限制出口政策的序幕。
在限制出口方面,今年7月1日起我国调整了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的出口退税政策,其中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出口退税率进一步降低。 另外,我国还对80多种钢铁产品加征5%-10%的出口关税,而已经征收出口关税的钢坯、钢锭、生铁等钢铁初级产品的税率则由10%提高到了15%。
在鼓励进口方面,2007年我国出台了鼓励进口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简化企业的进口程序,并实施《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目录》,取消了338个税目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考虑到一直以来加工贸易占了我国外贸顺差的半壁江山,同时外资企业的商品出口在我国总出口中占据了60%以上的份额,今年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着眼于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抑制低附加值出口产品的过快增长。
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还于11月份联合颁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根据该《目录》,我国将不再继续实施单纯鼓励出口的政策,对一些国内已经掌握成熟技术、具备较强生产能力的传统制造业不再鼓励外商投资,对加工贸易也有较大的限制。长江证券分析师薛俊认为,从长期来说,《目录》的出台将会改变外商对我国投资的结构,从而降低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比例。
此外,3月份我国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标准,降低了外资企业预期的利润水平,加上出口退税的大幅调整,这些将使得外商降低对加工贸易产品的投资热情,对外贸平衡有长远意义。
效果 顺差扩大势头放缓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外贸领域的宏观调控呈现出了显著效果, 10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比上月放慢了0.5个百分点,而进口增速则加快了9.4个百分点,从而使1月-10月的出口、进口增速分别比前9个月放缓、增长了0.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扩大势头持续放缓,1月-10月贸易顺差为2123.6亿美元,增长59%,比前9个月的贸易顺差增幅减缓10.2个百分点。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贸易竞争的重要力量。据海关统计,1月-10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5622.4亿美元,增长27.9%,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78亿美元,增长24.8%,增幅与前三季度持平。此外,1月-10月我国钢材出口5376万吨,增长63.8%,比前3季度放慢9.5个百分点。
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普遍出现下降或增速回落,如1月-10月我国原油出口同比下降42.8%,煤炭出口累计4326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7.6%,而之前连续三个月我国都实现了单月煤炭净出口。同时,部分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进口继续较快增长,据统计,1月-10月原油进口同比增长13.8%至13,668万吨;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2,331,873吨,同比增长38.8%;总计进口豆油22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81%;总计进口菜籽油31万吨,是去年同期进口量的64倍;总计进口棕榈油435万吨,同比增加大约3万吨。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指出,今年我国出口增长方式出现可喜转变,相当一部分出口商品实现了量增价升。如1月-8月印刷电路出口59.64亿美元,出口数量同比增长23.9%,出口金额增长26.5%;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出口748.65亿美元,出口数量增长3%,出口金额增长34.8%;电话机出口232.63亿美元,出口数量下降2%,出口金额上升11.7%。其他出口1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出现量增价升现象的还有空调器、手用或机用工具、集成电路、电线和电缆、汽车和汽车底盘、集装箱、半导体器件、塑料制品、鞋类、橡胶轮胎等。
趋势 贸易结构趋向优化
“尽管宏观调控效果显著,但从下半年开始也出现了效果趋弱的趋势。”裴长洪认为,减少经常项目下的顺差并不是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根本出路。他认为,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和国际分工安排使得我国单方面很难改变货物贸易顺差的基本形势。另外,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近年来正在逐渐减少,预计2至3年后服务贸易将转为顺差,因此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根本出路在于资本项目下的收支平衡。
近几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迅速增长,增长速度持续超过30%,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从商品输出向生产和资本输出转变;从寻求商品市场向开拓利用资源转变;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公司转变。
裴长洪表示,2008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其结果是贸易替代和贸易创造效应并存,贸易结构更趋于优化。
“作为2007年对外经济政策的延续,2008年很可能会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来调整资源类产品进出口以及加工贸易发展,并对外商投资行业向深层次拓展加以引导。”裴长洪表示,2008年我国贸易格局不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贸易格局仍具有稳定性,进出口仍将保持在高位增长,但是局部贸易结构调整、贸易方式转变以及贸易顺差质量提升,将在2008年表现得更为突出。
展望 政策效果将更明显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2007年密集出台的控制出口过快增长和调整外贸结构的政策,将在2008年进一步显现出效果,使得出口增速下降。他认为,目前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增多,这些可能对我国2008年的出口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此外,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大,次级贷款危机造成美国金融机构出现惜贷现象,这可能影响到美国的国内消费,而美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减弱也可能造成美国消费者信心,多年来建立在信用经济和财富效应两大基石上的美国居民消费快速增长可能明显减速。由于我国对美国出口主要以消费品为主,美国消费减速也可能对我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范剑平同时指出,由于我国国内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人民币升值和进口关税逐渐下调的作用逐渐显现,加上国家的其他鼓励进口政策,2008年我国进口增速将基本保持稳定。
“如果目前国际油价和其他矿产资源价格上涨的态势延续到2008年,这些产品的进口额受价格上涨的影响也将呈现加快上涨的情况。”范剑平估计,2008年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将为19%,进口增长速度为18%,贸易顺差规模大约为3320亿美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近日发布的报告也预计,2008年受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进口增长速度将有所上升,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外贸顺差将继续有所上升,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22.9%和20.5%左右,顺差有可能超过2900亿美元。
专家观点:改善出口结构须从外资企业入手
⊙本报记者 薛黎
说到中国的对外贸易不得不提及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我国的对外出口中有60%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在华外资企业决定着中国的对外贸易格局。因此,我国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善出口结构,就必须从引导外商投资入手。
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通过外资企业较为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然而,目前流入我国的大部分FDI采取了加工贸易方式。
“可以说外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长江证券分析师薛俊指出,在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在整个产品的生产中并不是唯一生产方,而是在其中某个阶段进行了专业化生产,或者说是在生产的某个环节实现了专业化,这种方式使得发达国家把研发和服务业向本土集中,生产和加工能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国,形成了目前的基本贸易格局。
有关专家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出台的种种招商引资政策,反映出我国政策层面已经意识到外资投向引导对我国外贸整体结构布局的重要意义,在政策设计上已经将外资使用结构与技术创新、加工贸易升级进行结合。
今年初商务部发布了2007年全国吸收外商投资工作的指导性意见,该意见将提升外资质量与产业布局优化相结合,提出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产业;鼓励外商投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严格限制外商投资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产业,严格限制外商投资房地产。
本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环节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列入了鼓励类,并将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已发布的《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大部分产品整理调整后列入鼓励类。
此外,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法案的出台以及出口退税的大幅调整也将对更多企图投资加工贸易的FDI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今年1月-10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9.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5%,基本保持了平稳高速的增长态势。薛俊认为,明年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可能是有效调控外贸顺差和宏观经济的手段。“人民币缓慢升值对外资企业的影响较小。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收取的是加工费,所以只要劳动力成本没有太大上涨,人民币升值对加工企业的影响远低于对商品进出口的影响,在外资企业成为加工企业主体的情况下尤其如此。”薛俊说。
记者观察:明年哪些行业出口可能放缓
⊙本报记者 薛黎
一份考卷摆在中国经济面前。专家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明年中国出口将面临挑战。
全球经济下滑风险加大
动荡,是2007年全球经济的主题。
受次级贷款问题影响,今年4月,美国第二大房贷公司新世纪申请破产,花旗银行2007年第三季度利润下降60%,美林损失55亿美元,其他著名投行也都蒙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紧接着,危机在欧美主要成熟金融市场蔓延开来。“事实上,这很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国际金融市场上信息披露要求不高的其他机构或许隐藏问题更大。”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一位教授如此表示。
美国、日本和欧元区央行未来避免整个金融体系遭受系统性冲击,从2007年8月开始大规模干预市场,希望以此来增强投资者信心和保持金融市场稳定。但在全球金融化和证券化的大背景下,这场危机导致的市场风险仍然在扩大。
“美国和欧元区等成熟金融市场进入了一个对风险进行重新定价的过程,资产价格急剧调整、美元加速贬值,并引发全球范围内资金跨境流动规模、方面和结构的调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元春教授说。
以IMF为代表的主流观点认为,受到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短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全球经济下滑的风险加大。
中国出口或将下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外向型越来越明显。通过外资和外贸等渠道,世界经济走势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断上升。当作为中国最主要贸易伙伴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国的美国出现明显波动时,中国经济当然也无法独善其身。
“2000年以来,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期中,美国、中国、印度三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40%,如果再加上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程度超过了80%。”刘元春说。他认为,次贷危机可能加剧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低迷状态,资产价格下降通过财富效应和消费者信心下降,使得家庭的整体支出减少。
中金公司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国际油价上涨将进一步抑制美国消费。前瞻地看,美元持续贬值,原油剩余产能有限将支持油价继续高位运行原油价格高涨,导致美国成品油价格高企,而汽油/成品油是美国居民的重要消费支出,因此油价上涨,会使得美国个人消费中成品油消费支出上升,挤压其他的消费支出,导致实际购买力降低,从而抑制私人消费。
“美国经济下滑已成定局,对中国产品的需求相应的会减少。”业界人士如此分析。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进一步分析说,出口放缓对于中国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尽相同。“通过对中国不同工业行业出口依存度(尤其是对于美国出口的依存度)的计算发现,家具、电子设备、办公用设备、服装鞋帽和橡胶制品等产品对于外需(特别是美国需求)的依赖度较高,这些行业在接下来两、三个季度中受到的负面影响将比较显著。”
相反,煤炭、食品饮料、医药、有色金属、化学原料等行业对美出口依存度很低,受到的影响将很小。
中国应准备多种预案
虽然如此,但也有经济学家表示,对明年的世界经济也不用过度悲观。“美国经济增长前景不确定性确实在增加,但是在历史惯性、内在维持机制的作用下,加之主要失衡国家在IMF的多边磋商框架下的下调干预和调整,美国贸易逆差和失衡经济失衡在短期内发生急剧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尚未出现质变。”刘元春说。
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也认为,虽然世界经济开始走下坡路,但是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明年可能会继续处于比较热的状况,发展中国家还积累了大量顺差,外汇储备很充裕,因此投资会继续高位增加。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也指出,目前有三个因素支撑着金融全球化趋势和全球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主要发达国家央行承诺为金融系统提供流动性;仍然有大量的资本在国际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强劲增长的带动下,世界经济仍然保持相对强劲的增长。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表示,2007年世界经济已现拐点,明年中国面临的外部风险将大于内部风险,外部挑战可能多于内部挑战。在2008年,中国要特别注意观察国际宏观经济走势,考虑各种变化及时制定多种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