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四大关键词

来源:新华网 作者:徐松 2007-12-12 11:2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作为中美两国政府间最高层次的磋商机制,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于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对话将以"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为主题,就两国长期性、战略性、宏观性的经济问题展开磋商,同时适度关注当前两国经贸合作中的热点问题。此间分析普遍认为,贸易平衡、人民币汇率、食品和产品质量安全以及节能环保等议题将成为引领本次对话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贸易平衡发展
中美经贸合作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两国最重要的利益交会点之一。据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1-10月,中美贸易额248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其中,中国自美国进口57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出口19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5.5%。
目前,中美两国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经贸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互补"的格局进一步深化,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贸易方面,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为美国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并为美国消费者每年节省1000多亿美元开支;中国还是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去年美对华出口增速高达32%。在投资方面,美国对华投资使企业获得了更多市场准入机会,分享了中国市场增长好处。在中国制造业22个大类和100多个服务行业中,均有美国企业投资;2006年,在华运营美资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美元。中国也从中美经贸关系中获益良多,其中既包括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也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
中国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方针,并不刻意追求顺差。中美贸易出现不平衡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也存在顺差转移,许多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再出口,把原来所在地的对美顺差带到了中国的原因。此外,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实行严格管制,限制中国从美国进口。中国想买的高新技术产品美国不卖,这是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一大关键原因。
关键词二:人民币汇率改革
自2005年7月21日启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中国坚持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双向波动趋势日益明显,人民币汇率走出了"小碎步"升值、不断创新高的态势。两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达11.9%。
人民币汇率的适度调整,保持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稳定,对周边国家经济的稳定也产生积极影响。然而,美元最近一段时间持续贬值,使得外国人持有的、以美元标价的资产价值不断下跌,那些以对美出口为主导国家的经济受到明显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也面临挑战。
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贸易平衡,但并不是唯一决定的因素。人民币升值后,中国的出口并没有减少,这反映了全球产业分工的结构和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事实上,美国就业机会减少和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中国的汇率政策。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亚太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威廉·奥弗霍尔特曾撰文指出,中国货币的升值并不会大幅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而且几乎不会为美国国内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三: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首次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议题中出现,引人关注。今年以来,先后出现的"美国宠物食品三聚氰胺事件""二甘醇牙膏事件"以及"召回涂料含铅玩具事件"等事件频发,给中国贸易出口造成严重影响,引起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从今年8月开始,中国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史无前例的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特别行动。从召开全国质量工作大会,到成立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再到实施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今年以来中国采取"铁腕"政策强化食品和产品质量安全,其力度之大令世界瞩目。
应当看到,工业产品和食品生产的全球化趋势,使得食品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正演变为一个全球问题,不应特别针对中国。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在立法、行政、舆论监督上都采取了有力措施,并通过不断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加强产品和食品安全的国际合作,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据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介绍,在本次对话中,中美双方将本着加强合作、实现双赢的目标努力磋商,争取取得积极成果。相信战略对话对于提高双方产品质量、促使双方通过加强合作解决贸易中出现的问题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四:节能与环保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中美在能源环保领域合作能够帮助中国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够使美国先进环保节能技术有广阔的商业化价值,实现双方共赢。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能源合作可成为中美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美国在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方面有先进的技术和较丰富的经验,中美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方面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巨大商机。
中国自去年制定了切实的节能减排目标,即在2006年至2010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这两个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双双下降。
中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并签署了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作为履行《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于今年6月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的第一部国家方案。 根据上述方案,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手段,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预计未来五年,中国用于节能环保设备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30%。
"希望中美双方能够进行深入交流和磋商,共同探讨和发掘中美能源合作的新亮点。"马凯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