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稳步提升 内需增长走上快车道
2007年,我国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居民消费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内需终于告别数年“低水平”增长的困境,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今年前11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坚持好字优先,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相协调。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专家认为,上述措施显示中央将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
消费支出增速上升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05亿元,同比增长18.8%,创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的最高速度。前11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4%。
央行的第三季度货币执行报告在分析判断国内消费的另一个风向标——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变化之后,也得出“消费支出增速在上升”的结论。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拉动,其中以消费为最弱,投资最强,但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现逐月加快的态势。
以前10月为例,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而1月至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增速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可见,消费、投资的增长速度差距正在缩小。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郭守中在近日社科院发布的报告中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同比增长15%,连续第四年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他预计今年我国GDP增速将达11%左右。
“2007年中国消费增长速度摆脱了低水平的困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加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一位专家如此评价。
诚然,今年以来物价也持续走高,但相关数据显示,扣除物价因素后,1月至10月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12.3%,仍是1997年以来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的较高速度。
专家指出,通货膨胀预期的提高会促使公众减少储蓄,增加即期消费。
收入提高拉动消费
2007年临近岁末,国家发改委宣布,2008年继续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幅度要明显高于前3年每人每月80元的平均水平,执行时间由原定7月1日提前到1月1日。
当消息传到河北省承德市这个北方山城时,58岁的王大妈颇感欣慰。“从2002年以来,我的退休工资翻了一倍还多,所以虽然物价也在涨,但我该买什么还是买什么。”
回首2007年,有相当一部分人与王大妈有同样的感受。居民收入提高、支出预期较好,成为今年推动消费增长的最大原因。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4.8%,高于上年同期3.4个百分点,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增幅。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居民得到了较多实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
同时,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降低了人们对未来风险的预期,消费者信心增加。
2005年以来,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稳步提高,今年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是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而且逐季升高,今年一、二、三季度分别为95.8、96.8和97.0。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及消费热点的形成。前三季度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较快增长,而且一些产业链较长的商品消费增长较快,前三季度汽车类商品销售增长38.1%,家具类增长38.7%,建筑及装璜类增长43.3%。
迎接第三波消费高峰
有关专家认为,2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三波消费高峰,第一波在1984年至1989年,第二波消费高峰在1992年至1997年,而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三波的上行阶段。
当前,继续扩大国内需求被赋予了更要的意义。因为这是扭转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长期目标所必须的,也是在美国等经济体明年经济可能减速的情况下,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现实需要。
然而推动中国实际消费的进一步增长,还存在诸多障碍。“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初次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合理使中国消费大幅增长缺乏收入支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元春说。
有关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6年,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1.5%下滑到40.6%,下降了10.9个百分点,营业盈余及固定资产折旧的占比从34. 5上升到44.8%,上升幅度达到10.3个百分点,而生产税净额占比从14. 1%上升到14.6%。
住房支出也极大地挤压了消费支出增长的空间。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是中国消费支出模式的“拐点”,当年消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是58. 2%,但2006年下降到52%,原因就是住房需要压缩了消费支出。
同时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性质费用的支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消费的增长。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也在不断寻求对策。国家发改委近日在表述2008年扩大消费需求的工作思路时称,要研究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案,推动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继续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农资流通网络、现代粮食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信、邮政普遍服务机制,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推行和完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拓宽服务消费,继续引导住房、汽车合理消费,扩大通信、旅游、休闲、文化、健身等热点消费。
明年如何挖掘消费潜力
促进消费是我国明年的一大经济任务,其中农村消费能力的释放更是重中之重,也是总体消费增长的突破点。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耀指出,近年来我国农村消费的增长步伐正在加快,其增速与城市消费增速差距正在缩小。
从农村市场消费增长的绝对数字来看,农村市场有了较大的增长,2001年-2006年农村消费市场平均年增12.23%,高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平均增速约7.6个百分点。
分地域来看,今年1月-9月我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3331亿元,同比增长16.3%,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2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0496亿元,增长14.9%,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3个百分点,两者增幅差距由去年的1.7个百分点缩小到了1.4个百分点。
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远高于农民的收入增长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2006年已达3.28∶1,收入的绝对差额达8712.5元,这是农村消费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社会消费市场份额中一直徘徊在38%左右的根本原因。
挖掘农村消费能力
王耀认为,要促进农村消费一要改善农村销售环境,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大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创造继个体生产、农村合作社、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后的新的发展模式,归根到底是要通过改变农业自身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目前,不少农村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阻碍了农民对商品的消费需求。如缺电缺水、电视信号不强阻碍了家电商品在农村的快速普及,很多农村地区存在着电网老化、电压不稳定、电价高的问题;很多乡村尚没有安装广播电视接收装置,电视信号微弱,甚至收不到电视节目;还有很多乡村不通公路或路况极差,造成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的困难。
同时,商品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也在制约农民的正常消费,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坑农害农事件屡见不鲜。
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曾指出,农村消费市场要解决的就是“买难”和“卖难”的问题,为此,商务部自2005年起就着手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
据悉,截至2007年11月底,全国2373家承办企业累计新建和改造农家店近26万家,新建和改造营业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初步构成了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双百市场工程”则是每年搞一百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一百个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以此解决“卖难”的问题,两年多来从中央外贸发展资金共安排了8亿元,支持309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703个项目。
拓宽服务业提升城市消费
“城市消费的瓶颈在于贫富差距的加大。”王耀指出,重新调整收入分配体制将是促进消费乃至整体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城市低保资金补助力度,由2000年的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51亿元,覆盖人数由2000年的400多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200多万人,基本实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保尽保,使城镇低收入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了较好保障。
但在目前的收入分配体制下,各单位以多种名目来增加本单位的职工收入,由于各部门占有的资源不同,由此产生了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别,这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现实。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郭守中表示,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从而推动消费市场的细分化。
“富裕阶层的消费上涨空间比较有限,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增长空间尚待挖掘。”王耀说。
对城镇中低收入阶层来说,住房消费是收入支出的主要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助理荆林波指出,目前远超出居民承受能力的过高的房价已成为阻碍住房消费扩大的最主要因素,控制房价上涨是扩大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关键。同时,还应加强鼓励消费的信贷政策,目前国家政策明确鼓励的贷款消费对象仅有住房和汽车两项,荆林波认为可以适度增加贷款消费的范围。
“拓宽服务业发展领域,加快高端服务领域准入门槛,既能为更多中低收入者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创造了更多消费机会,可谓一举两得。”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所副所长杨宜勇对本报记者表示。
王耀也表示,服务业的分工应趋向细分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助于城镇居民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增长,增加消费环节,提升城市整体消费。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要求积极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国有服务业企业改革,深化电信、铁路、民航等服务行业改革,加快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和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推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改革。相信这些改革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消费的长远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了。
今年促进消费政策频出
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一直是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的一个重点。回首2007年,为推动消费,创造好的消费预期,我国在提升居民收入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尤其在增加社保投入,降低居民消费压力方面重拳频出。
实施“四减免、四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在全国普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30亿元;并在2006年29个省(区、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再次在部分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促进了低收入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有效增长。
大力支持地方做好城市低保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城市低保资金补助力度,由2000年的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51亿元,覆盖人数由2000年的400多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200多万人,基本实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保尽保,使城镇低收入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了较好保障。
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今年4月商务部颁布了《关于“促消费”的若干意见》,强调重点培育农村消费,大力促进城市消费,继续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大型流通企业和中心商业街区展开消费和品牌推广活动。
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表示,商务部在“促消费”方面要重点扩大农村消费,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建立适合农村市场发展的分销渠道,同时组织企业开发农村适销对路产品,引导农民消费。
另外,还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消费热点,特别要扩大住和行的消费,并由此带动家具、家电、家装、家纺、家饰的相关消费;推动二手车消费,引导汽车消费升级。并推动循环消费,大力发展旧货流通,建立旧货从城市富裕家庭向贫困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流动的畅通渠道,形成梯次消费。
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呼之欲出
“扩大内需”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并不陌生,早在1998年中国政府就将其定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日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将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表示,1998年提出扩大内需是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在当时出口乏力的局面下扩大内需是要同时促进投资和消费,即所谓“双促进”;而目前中央将扩大内需作为2008年的政策重点,是要立足于扩大消费,同时防止投资反弹,即所谓“单促进”。
温家宝总理不久前也在中欧工商峰会上强调,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破解内外困局的必然选择,并且现在有了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杨宜勇指出,中国经济连续10年保持了高增长态势,人均GDP也从几百美元涨到了2000美元,居民的消费能力较之十年前有了很大增强。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 超过1000 美元是消费结构升级的临界点,这预示着我国消费增长空间巨大。
“特别是在目前出口、投资增长过快的情况下,消费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呼之欲出。”杨宜勇认为,扩大内需归根到底是要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这既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
事实证明,以投资和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实现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资源,迅速扩充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厂房、设备等社会和产业资本,推动经济和出口贸易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巨额贸易顺差造成了经济运行的风险,不仅给出口贸易的增长带来了压力,同时也给人民币升值造成了压力;二是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也不可能在短期内使得消费的增长速度超过投资和出口的增长速度。中国不是要单纯一味地追求消费主导,这只是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长期目标。”杨宜勇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