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加息预期仍存"非对称"将成明年利率调整主特征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苗燕 2007-12-21 09:1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众多人士预期的年内最后一次加息如约而至,央行通过加息手段而进行的宏观调控措施也将暂时告一段落。不过,央行已经将明年的货币政策定调为从紧,这意味着,明年再度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记者昨天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央行明年的紧缩措施之一就是采取非对称的加息政策。
央行昨天在发布加息消息的同时,也公布了《2007年第4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2007年第4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和《2007年第4季度5000户企业景气调查分析》。调查显示,各界对于明年1季度经济偏热趋势的预期较强。
近五成居民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
2007年以来,CPI持续高位运行,11月份更达到了6.9%的11年历史最高点。央行调查显示,第4季度城镇居民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占比达47.6%的历史峰值,分别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0.5和23.2个百分点,一改3年来认为物价"偏高,可以接受"的局面。
近半数的被调查者感受到了物价上涨的压力,特别是近期肉、蛋、菜价格的连续上涨,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另外,64.8%的被调查者预期明年物价会继续上升,此预期值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除食品价格上涨引发CPI上扬外,央行的调查也显示,企业承受的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增强。第4季度有39.8%的企业家判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达到了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超四成的企业家认为原材料购进价格将上涨,而近两成企业家认为销售价格将上涨。随着原材料购进价格的不断上涨,大多数企业对通过提高产品销售价格转嫁成本上涨压力保持谨慎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此次加息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是有利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有利于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银行家对经济过热担忧未有加剧迹象
央行的调查显示,今年4季度,在受访的2850家银行机构中,共有高达81.3%的银行家持宏观经济运行偏热的观点,这个比例较上季度小幅下降,为历史第二高位。受其影响,本季度银行家信心指数较上季有所回升,达到24.1%,但仍属不景气区间。另外,有接近七成的银行家预计明年1 季度经济运行将延续偏热走势,但认为下季度经济运行"过热"的银行家比例仅为5.8%,说明银行家对经济过热的担忧未有加剧迹象。
此外,对企业家的调查也发现,第4季度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热"的比例,由上季度21.1%,升至本季度的21.6%,逐渐逼近1993年第3季度经济过热时期22%的水平,为历史次高。
今年以来,企业家的宏观经济热度指数持续攀升,第4季度达到18.4%的历史峰值,4个季度累计提高15.1个百分点。随着企业家对经济偏热担忧的加剧,企业家信心指数不断滑落,第4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在上季度大幅回落6.4个百分点基础上,本季度又降0.1个百分点,至76.9%。
此外,4季度银行家货币政策感受指数降至37.5%的历史最低水平,而银行家判断货币政策"偏紧"的比例则在上季较大幅上涨的基础上再次提高17.3个百分点,达到54.0%的历史新高,同时有近六成的银行家持加息预期。
明年仍然可能采取非对称加息紧缩
此前,记者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央行明年的紧缩措施之一就是将采取非对称的加息政策。而非对称加息政策属于总量调节政策,主要是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在加息时,贷款少加一点,存款多加一点;长期少加一点,短期多加一点。
但权威人士同时指出,其实施力度将主要取决于CPI的上涨压力和中美利差的变化情况。据业内人士分析,明年CPI的上涨一方面仍将面临由于美元持续贬值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并造成输入性的通货膨胀,而此外,农产品、食品价格的继续上涨,以及资源性产品价格变动所引发的价格上涨。所以单从CPI看,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但另一方面,美国已步入减息周期,随着中国央行的不断加息,中美利差将进一步缩小,这将使得资本流入的成本也随之缩小,而收益扩大,资本流入的冲动将进一步增强,这会给国内本已过剩的流动性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以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为代表的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明年央行加息的空间有限。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