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商业评论 - 正文

并购活跃助推转型 券商"大投行"轮廓显现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商文 2008-01-25 07:44:0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随着中国市场并购活动的风生水起,国内券商“大投行”的业务发展方向正在逐渐清晰起来。
  记者日前了解到,不少券商的投行部门已将“大投行”确定为发展目标,而中国并购市场的活跃和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正为其提供了良好机遇。
  JP摩根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顾宏地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并购活动的交易额在去年达到历史高位,今年仍将保持这一趋势。而并购市场的活跃,无疑将给券商投行业务提供除发行承销外新的利润增长点。  
  并购业务风生水起
  顾宏地介绍,2007年全年并购的交易量达到4.8万亿美元,相对于2002年以来的年增长率平均30%的增长。其中,中国无论是从量,还是增长率上来看,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顾宏地分析,中国并购市场的日趋活跃得益于几个有利条件:一是随着国内法规制度建设和监管环境的不断改善,并购活动开始有依可循,从而促进了并购市场的活动。二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也迅速壮大,特别是充裕的流动资金为并购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所谓的券商“大投行”业务,是指除传统的股票、债券承销业务外,还包括并购重组、财务顾问、项目融资、风险投资等在内的整套业务体系。
  目前,国内券商投行业务主要集中在股票和债券的发行承销上。特别是在大盘蓝筹股上市潮和H股回归潮中,券商赚了个盆满钵满。某大型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目前的项目储备来看,今年还将有一批大型企业上市。加上红筹股回归的预期,未来两、三年内的项目储备还不成问题。
  “但三、四年以后,情况就很难说了。”该人士表示,“尽管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的创业板将为券商投行业务拓展出新的空间,但这一空间十分有限。尽管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量将十分庞大,但在总体规模上仍无法与大盘蓝筹相比。”
  业内人士指出,增量上市资源的减少,预示着市场将过渡到存量资源调整的新阶段,而并购业务也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承销业务,成为券商投行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直投业务潜力巨大
  除了并购业务外,直接投资业务,即私募股权投资将成为未来国内券商投行业务中又一个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域。
  顾宏地向记者表示,目前,海外私募基金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遭遇了不少难题。一方面,由于监管和社会方面的特殊原因,传统的全面收购机会已十分稀少。面对重重的法规屏障,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海外私募基金传统的全面收购方式在中国遇到了阻碍。
  “海外私募基金在中国市场上面临的难题,却给国内的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提供了有利空间。” 顾宏地说,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在收购审批程序和退出渠道上都拥有海外基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预见,国内私募股权基金在未来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去年9月,券商直投业务开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赶上了“头班车”,均采用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模式开展直投业务。尽管目前券商直投业务的试点范围较小,且资金规模也不大。但从监管层的意图上来,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后,该业务将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同时,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日前也透露,下一步,券商开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的资金将不再仅限于公司自有资金,而可以通过市场进行募集。
  业内人士指出,“大投行”业务的全面铺开,将助推目前券商传统经营模式的转型,无论是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还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