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商业评论 - 正文

47家券商一年赚近800亿元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黄庭钧 2008-02-14 10:07:5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人们普遍关心“好日子”还能持续多久
  截至1月21日,47家证券公司公布了2007年年度财报:当年47家券商共实现营业收入1606.7亿元,净利润794.3亿元,平均每家16.9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46.8%。扣除新会计准则影响后,券商净利润同比增长2.87倍。
  春节一过,耕耘始开。人们关心的是,券商的这种“好日子”在2008年能持续下去吗?这种全行业整体大赚的“好日子”还能持续多久?
  “靠天吃饭”:传统业务仍是主战场
  尽管券商在2007年赚得盆满钵满,但主战场仍然是收取经纪手续费和自营投资等传统业务。券商“靠天吃饭”的大格局并没有发生质变。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分析报告,47家券商中披露具体财务数据的有44家,数据显示,这44家券商2007年实现经纪手续费净收入785.3亿元,自营投资业务为560.6亿元,承销净收入72.5亿元,受托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38.0亿元,这四项业务对2007年券商营业收入的贡献度分别为48.9%、34.7%、2.4%和2.2%,经纪业务和自营投资业务合计占比83.6%。
  从中可以看出,证券公司业绩的暴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得益于“坐地收钱”。如果股票市场出现持续下跌的走势,证券公司的盈利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因此,这样的盈利模式,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事实上,尽管2007年44家券商经纪手续费收入实现了成倍增长。但净佣金率则稳中趋降,收入增长落后于业务总量的增长。这表明,随着机构投资者在市场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大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证券公司“靠天吃饭”的盈利格局已开始出现松动。
  2007年,已公布数据的券商经纪手续费净收入达834.8亿元,较去年增长402%。但是,47家中公布了这一数据指标的44家券商,其平均净佣金率为0.15%,较2006年降低了1个基点。“这种稳中有降的趋势在我们的预期之中,机构投资者话语权越来越重、网上交易占比趋于上升、非股票市场交易比重降低以及未来竞争的日趋激烈都将使得佣金率继续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金融行业研究员梁静博士说。
  “强者恒强”:利润分布高度集中
  整体来看,47家券商2007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00余亿元,显示了整个证券行业的“生意兴隆”。但明细分析则发现,47家券商的收入情况并非比翼齐飞,行业内部的分化和集中格局十分明显。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梁静、董乐的研究成果,由于规模效应,47家券商利润分布高度集中,净利润前5名的券商的集中度达42.4%,前10名更是高达64.2%。按类别来统计,21家创新类券商平均实现净利润29.7亿元,是规范类券商的4.16倍,是其他类券商的5.83倍。而同为创新类券商,盈利水平也存在重大差异。
  同样,承销业务竞争格局也保持着高度集中的态势,而外资背景的券商上升态势尤为明显。梁静博士研究发现,2007年,承销金额前10名的券商占据了91%的市场份额。其中,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银河证券等居于领先位置,而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等外资投行则呈现上升势头,并对传统优势券商形成明显威胁;此外,国信证券、广发证券、平安证券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券商继续在中小盘股承销上保持了领先地位,在发行家数上与中信证券一道居于行业前列。
  这种“强者恒强”的竞争态势表明,未来并非所有的证券公司都能一成不变地过着“好日子”。“我们认为,分化和集中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08年随着股指波动幅度加大、创新业务成为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些都必然将进一步加剧行业内部的分化。”董乐表示。
  “创新可期”:业绩增长关键所在
  “靠天吃饭”终非长久之计,“强者恒强”必将带来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应该看到,目前,证券公司股票交易和承销等传统业务已从爆发性增长进入稳定增长期,未来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创新业务,要生存,求发展,关键在于创新。
  长城证券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徐文元说:“对证券公司来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是行业长青的灵魂。从这个角度看,2008年,是证券行业‘创新可期’的关键年头。”
  梁静也认为,市场和业务创新是推动境外证券行业产业升级和业绩成长的关键因素,2008年,行业进入常规监管阶段,放松管制、促进竞争已成为我国证券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春节前,证监会公布了《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暂行)征求意见稿。兴业证券研发中心研究员傅建设说:“这一细则修改实施后,估计今年上半年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将正式启动。”他表示,与集合理财计划相比,证券公司在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上的自主性更大,只需要获得业务资格,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程序,主要为国内富裕的个人和机构提供服务,发展潜力更大。随着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推出,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股指期货无疑是2008年最值得期待的又一创新亮点。伴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证券公司也必将面临一次全新的创新机遇。梁静认为,2008年,股指期货等创新业务可能全面铺开,有望成为证券公司业绩增长的一大引擎。继2007年直投、QDII等相继试点之后,2008年将是创新业务全面铺开的年份。
  兴业证券研究员傅建设表示,随着创新业务的不断推出和逐步成熟,那些净资本规模大,创新能力、业务开拓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强,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优质证券公司将能最大程度分享证券市场快速成长带来的收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