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咬定从紧不放松 灵活应对防起落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高建锋 2008-03-07 07:4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提交了《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和《关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分析人士认为,从这两个报告可以看出,决策层在慎重考虑"外冷内灾"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之后,维持既定的宏观调控基调,同时将正确把握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
"外冷内灾"因素凸显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更加强调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外冷"和"内灾"。
在谈及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计划报告除了列出往年常见的投资膨胀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农业基础薄弱、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突出等"顽疾"外,还单独提出两大"新病"。
首先是"外冷"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报告指出,美国次贷危机对主要经济体的影响还在加剧,美元持续贬值,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铜、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仍居高不下甚至继续上涨,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国际竞争更加激烈,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强化。可见,报告不仅密切关注"输入型"通胀,而且高度警惕出口大幅下滑。
在提及200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时,报告表示,出口增速总体上仍将保持"适当水平",这与2007年"较高水平"的提法明显不同。业内人士认为,这为应对"外冷"的影响留出了余地。
其次是"内灾"对经济带来的意外冲击。报告称,今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灾后重建任务十分繁重。这意味着,报告不仅注意到灾害造成的GDP损失,也考虑了灾后重建拉动投资将带来的压力。
预算报告还详细评估了"内灾"对财政收支的影响:灾害会影响部分财政收入,同时需要财政大力支持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
宏观调控的变与不变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的经济工作,要把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些表述延续了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宏观调控基调。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段文字引人注目:"鉴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要密切跟踪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及时灵活地采取相应对策,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
具体而言,相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部署的宏观调控措施表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增加了宏观调控"灵活性"的表述。预算报告指出,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统筹研究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合理把握调控方向、力度和节奏,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
其次,在财政政策上,预算报告明确提出,要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支持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
再次,在货币政策上,计划报告增加了"着力改善贷款结构"、"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内容。报告提出,要控制中长期贷款规模,严格控制对"两高"项目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融资;2008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目标为16%左右。报告还表示,要从紧安排融资规模,合理把握直接融资节奏,特别是控制无特定用途的融资规模。
最后,在改善民生方面,计划报告提出了全力做好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等内容。
把握调控节奏、重点和力度
鉴于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均提及增加宏观调控灵活性的问题,一些专家预计,在"外冷内灾"的新形势下,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的把握将更加科学。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尽管调控基调不改,但具体的调控措施应该"灵活务实",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节奏、重点和力度。
申银万国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国家在综合考虑最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之后对宏观调控基调的最新判断。从调控工具来看,"双防"要解决的是总量型问题,主要由从紧的货币政策来承担这一职能,财政政策和其它政策起配合作用。
李慧勇还认为,从紧货币政策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贷款不超过去年;第二是M2增速不超过去年;第三是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不超过去年。这里的"从紧"更多的是指结果,而不必然是政策力度的加大。"预计到今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比年初升值8%-10%,存款准备金率提高3.5个百分点,利率提高0.81个百分点。"
中金公司报告则认为,尽管从紧基调不变,但宏观调控将保持灵活性。其中,在货币政策方面,预计信贷行政控制将继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还可能上调3-4次,加息可能还有一次,对冲力度加大。在财政政策上,将更加灵活积极,具体表现为:农业投入增加,促生产抑通胀;灾后重建投资力度较大;继续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