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跑政协,再次感叹,做委员不容易。
记得去年此间,建行董事长郭树清会间去厕所,一出来即被记者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密密实实。而这一幕,今年再次在那些热门的财经界委员身上上演,甚至有媒体将此当作采访的一条经验而津津乐道。
思之令人莞尔,但坦率说,换位思考一下,觉得做委员有时面临此种架势,着实有些无奈:一是年纪既长,精力渐退,周遭有千般话语,脑子还要保持条理清晰,颇为难得;二是有时回答难免周全,一旦见诸媒体,还要再行阐释,平添麻烦。
想到此处,我便觉得委员们大多涵养颇佳,耐心有余,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对那些有问必答者更增尊重之情。事实上,媒体的表面逼迫其实也多属无奈。在日常沟通渠道较为匮乏的背景下,两会给予媒体的机会就导致媒体需求的集中大爆发,而公众的知情权也因此在此情此景中得以充分体现。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要感谢会议组织者开放且自由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促进了中国民主文化的不断演化壮大。以本人参加的政协经济组讨论而言,在截至目前仅仅几天的讨论中,记者便真切地感受到了智慧言谈及开放态度的魅力与力量。
想到这,我要再次对那些尊重和捍卫这种态度的人士表达敬意。范福春、杨凯生、汪建熙、董文标等财经界高官和金融家们开放且充满智慧的发言和回答,构成目前政协最为亮丽的风景。也希望他们接下来能够持续奉献精彩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