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2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8.7%,涨幅已经是1996年6月份以来的月度新高。据统计,今年1-2月累计,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已经同比上涨7.9%。专家们认为,2月份CPI高企更多是雪灾和春节消费旺盛等季节性因素所致,但能源、原材料等工业品出厂价格向下游消费品价格传导效应越来越明显,今年整体的物价形势仍不容乐观。
⊙本报记者 薛黎
季节性影响因素较明显
国家统计局昨天表示,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受到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春节因素相互叠加的影响,初步测算,2月份的春节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53个百分点,低温雨雪冰冻的气候影响1.03个百分点,扣除这两个因素,2月份环比上涨1%左右。
今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南方多数地区遭受历史上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农业生产和道路交通受到极大的影响,特别是鲜菜的生产和煤炭的运输遇到了罕见的困难,导致全国多数地区的鲜菜供应、煤炭供应以及电力供应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多数生活用品特别是农产品和食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东方证券分析师张扬表示,从目前来看,雨雪冰冻天气的后续影响仍然存在,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将持续较长时间,短期内农产品价格特别是蔬菜价格仍将高位运行甚至持续上涨,将对价格总水平上涨产生一定的后续影响。
统计局还指出,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也是国际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的结果,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7%以上,金属和农产品价格上涨30%-40%。
非食品类价格上涨加快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祁京梅表示,2月份CPI高企除了食品类价格拉动较大,非食品类价格的涨幅加大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据统计,2月份我国食品价格上涨23.3%,非食品价格上涨1.6%,分别比1月份加快了5.1、0.1个百分点。
"尽管涨幅仍然还很低,但是考虑到这已经是非食品价格涨幅连续第8个月提高,通胀效应从食品领域向非食品领域的扩散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体现。"申银万国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预计,未来非食品价格会继续维持缓慢上行的格局。
另外,数据显示,2月份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6%。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6.5%,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9%,租房价格上涨4.5%。
2月份消费品价格也比1月份提高了2.4个百分点,祁京梅认为,这是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价格日益向下游传导的结果,2月份显示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创下新高,这将使得未来我国通胀压力日益加大。
3月份CPI可能再创新高
从经济学的定义来说,通胀率超过10%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对于CPI涨幅超8%,业界均认为,应当引起宏观管理层的高度警觉,坚持紧缩政策控制通胀蔓延的趋势很有必要。
记者昨天了解到,正是由于工业品价格向下游传导效应日益明显,未来几个月甚至全年我国的物价水平都将居高不下,大部分专家认为3月份CPI涨幅还可能再创新高。
李慧勇昨天还调整了对全年CPI涨幅的预期,将全年CPI涨幅提高到6.4%,并指出了三大原因:一是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二是流动性过剩尤其是M1的高速增长;三是国内包括原材料和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重估。
"业界存在的CPI涨幅年内先高后低的预期很可能不能达成。"招商证券分析师胡鲁滨说,根本上还是我国内需旺盛,应更多使用数量型货币工具收紧银根,严控企业贷款。
8.7%
CPI涨幅创1996年以来月度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