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上周六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中国2020:发展目标和政策取向"。论坛邀请了中国高官、企业领袖、专家学者和外国嘉宾出席会议,并围绕论坛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昨日(2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就美国次贷危机、国际资本流动等热点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斯蒂格利茨表示,次贷危机可能使美国的流动性流入中国资本市场,给中国物价上涨带来压力。樊纲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今明两年将会有更多国际资本流入我国。
更多国际资本会流入中国
作为中国发展论坛的常客,非常熟悉中国经济的斯蒂格利茨教授在演讲中用"情形很不寻常"来形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
他说,包括食品、原油价格在内的全球基本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中国应该怎么应对?一些传统的降低通胀的方法都会带来大量的失业,也就使解决方案会更加糟糕。而"次贷危机使美国银行手中的流动性流入国际金融市场,包括流入中国资本市场,这可能会给中国增加通胀的压力,中国的经济调控也会因此增加难度。"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对这个观点表示了认同。他说:"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以及中国的负面影响,会从两个渠道影响,一是贸易,二是资金。"
据海关统计,今年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661.81亿美元,其中出口873.68亿美元,进口788.13亿美元,当月贸易顺差85.55亿美元,不到1月份贸易顺差194.9亿美元的一半。
但樊纲分析,贸易顺差的减少大部分是因中国之前的调控政策造成的,美国次贷危机本身的影响是有限的。而通过资金渠道在2008年,甚至2009年,流入中国的资本不仅不会减少,而且会增加。
控制流动性仍是政策目标
至于次贷危机导致更多流动性涌入中国的原因,樊纲分析说,一是美元加速贬值,而美国利率在加速下降,导致对人民币投机的预期在增长。二是尽管次贷危机使得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出现了信贷萎缩,但是世界上还是有很多的资金在世界各地寻找投资机会。他说,当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处于动荡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中国、印度这样高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这些国际资金的目标。
"在分析次贷危机影响的时候,要考虑到,更多的资金意味着更多的流动性,也意味着更容易产生投资增长过快的风险。"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中国仍然可能出现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如何控制流动性增长,仍然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
汇率政策宜保持稳定
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各个市场的影响会有多大,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各方都需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变化,及时根据变化对政策进行调整--这已经成为共识。
樊纲说,现在面临的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原因是外部因素导致的,即石油和粮食价格的上涨等外部因素。这种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不是国内需求所决定的,因此货币政策要注意到,由这种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需求,如何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
他反对一次性的大幅度提高汇率。为"减少投机资金流入,更需要一个比较相对稳定的汇率政策,防止更大规模的投机。"
斯蒂格利茨建议,中国可以继续过去几年所讨论的问题,更多的依靠内需,依靠国内的消费,而不是依靠出口来推动增长。尤其是将资源密集型的"两高一资"的出口,转向其他类型的出口。(记者何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