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商业评论 - 正文

以净资本为核心的券商风控之路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翀 2008-04-10 09:09:0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06年1月,证监会首次就《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根据《办法》,证券公司可从事的业务范围与规模与其净资本规模挂钩。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开始由业务准入监管转向实时数据监控。
  同年4月,证监会再次就上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与首次征求意见时相比,办法取消了净资产要求,引入了风险准备要求,并将风险准备与券商净资本挂钩。办法设计了两个层次的风险控制指标:一是规定净资本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及其标准,使公司业务范围与其净资本充足水平相匹配;二是引入风险准备概念,规定证券公司应根据业务规模计算风险准备,以实现对各项业务规模的间接控制,同时配合对部分高风险业务规模进行直接控制,从而建立各项业务规模与净资本水平动态挂钩机制,有效防范业务风险。
  据悉,设定净资本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作为证券公司从事某项业务的资格准入条件之一,实现证券公司业务范围与其净资本水平相匹配;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必须持续符合规定的净资本充足标准,以满足流动性需要并抵御潜在风险,从而保证客户资产的安全。
  2006年7月,经过两次征求意见后,《办法》正式发布,并于当年11月1日实施,恰与10月底的券商整改“大限”相互衔接,这标志着《办法》成为券商常规监管期的监管指针。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办法》大大放宽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规模的净资本比例要求,同时降低了承销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准备要求,为券商发展业务留足空间。
  2007年8月,证监会发出通知,对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标准做出调整。其中,证券公司自营股票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的净资本扣减比例均被提升。这是在发布《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第一版净资本计算表之后,证监会对净资本计算规则、风险控制指标及其标准、风险准备的计算比例、各项业务规模的计算口径进行的首次调整。
  2007年9月,证监会开始启动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调研工作。修订后的《办法》日前公开征求意见。
  据悉,督促证券公司年内建立风险控制指标的实时动态监控机制的工作也将得到推进。根据部署,有关部门将督促证券公司根据《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动态风险监控体系,同时督促证券公司在年底前完成动态监控系统的建设。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