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从三方面入手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梁达 2008-05-26 07:2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今年一季度我国整体经济形势要好于预期,这表明我国经济已具有应对各种困难的强大动力与活力。尽管目前经济中一些不确定因素在增多,但影响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有利因素并没有消除。
从影响经济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从偏快转向过热,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向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二是影响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向全面通货膨胀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三是人民币快速升值。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已累计升值了约4.3%。对炒作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深,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并将对我国出口行业和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以及相应的就业状况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是上证综指在很短时间内从6100多点下跌到目前的3000多点,股市大起大落,加剧了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性,并为国际热钱进出提供了机会,这是非常不利于整体经济平稳发展的。
五是房地产价格面临继续上涨压力。今年一季度,我国房地产投资继续增长及房价继续上涨。股市低迷,有可能会导致资金涌向房市,引发房价继续攀升,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
六是外部需求继续下滑的可能性在增大。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仍未充分显露出来,外部需求有可能进一步收缩;另一方面,受出口环节政策调整影响,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外需减弱压力。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既要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猛,也要防止增速反弹和价格持续上涨。但从目前来看,防止价格持续上涨仍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问题是要积极强化我国经济内在动力的作用。为此,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扩大内需来抵御外需减弱压力,而扩大内需也将是未来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努力稳定"一率两市"。要把稳定汇率、股市和房市,遏制热钱炒作和防止成本推动型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要妥善运用宏观调控手段,目前最重要的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重振居民的投资信心,保护投资者利益,使股市真正成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二是让消费真正成为经济的第一内在动力。在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的重点应放在巩固来之不易的消费上涨势头上,要注意维护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基层的利益,强化收入预期和弱化支出预期,确定灵活的价格机制,给消费者创造敢于消费、愿意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的良好环境。
目前,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但要保持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必须采取措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体说,在政策调控上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提升消费能力,就是要把"富民优先"的理念直接体现到提高居民的货币收入上,继续想方设法大力增加居民收入,增强低收入居民的购买力和抗风险力。
其次,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时,要优先考虑低收入群体。我们应考虑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把补贴制度长期化、规范化。这是在扩大消费,创建和谐社会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再次,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扩大农村消费力度。对此,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而且还要拓展农村的消费力度。尤其是要将适合于农村消费的产品送到农村,以此来有效地刺激和扩大农民的潜在消费欲望,并提升农民的即时消费水平。
三是进一步发挥进口的积极作用。首先,要灵活运用贸易政策引导进口。要进一步出台新的鼓励措施,特别是对先进适用技术、设备、仪器、材料的进口。大力引进应当作为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点,大力推动进口增长。
同时,要加强引导重要的、技术含量高的设备进口,加快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加速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在消费品的进口方面,要扩大国内食品等农副产品等进口,缓解国内的供求矛盾,降低通胀压力;适当扩大名牌家电、服饰、工艺品等高档消费品进口,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另外,还要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健全重要资源的进口机制,尽快制定和实施石油、铁矿砂以及粮食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战略,建立石油和其他战略物资的储备体系,努力开辟稳定、顺畅、安全的多种进口渠道。适时扩大原油进口,充实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对能源和资源类产品,要实行多元化战略,并加强进口的协调和管理,避免能源和资源进口风险,确保能源和资源进口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要积极开拓高技术产品进口,增加高科技含量进口商品的比重。既要努力突破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高技术出口的管制和限制,实现高技术产品进口的多样化,适当降低这类产品的进口关税,又要大力推动和鼓励国内企业和产业的自主创新,逐步实现高技术产品的进口替代。
再次,严密监控国际能源市场和原材料市场动向。对能源进口和原材料进口,要实行多元化,以分散风险。必须稳定海外资源的供给,建立战略性物资的储备制度。改善进口管理的决策机制,克服世界市场高价时进口、世界市场低价时出口的"怪圈"。
同时,要提高中国在关键产品上的定价权,加强和能源出口国、原材料出口国的合作,设法签订长期的供应合同,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讨价还价能力,实现国内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