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高通胀侵蚀经济效益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高建锋 2008-06-13 07:1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一升一降,前者首次反超后者。至此,原材料、工业品、消费品价格涨幅全面倒挂,这预示着今年企业利润增长不容乐观。
  从物价的传导机制来看,物价上涨压力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其传导链条是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然而,本轮通胀却并非如此,它肇始于2006年底的粮食价格上涨,继而是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的肉蛋禽价格上涨,与之伴随的是2007年底以来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也就是说,本轮通胀的传导链条是:农产品——生活资料——生产资料。
  由此来看,我们不难理解2007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的结构性变化。实际上,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PPIRM),PPI以及CPI反映了从工业企业的上游到下游的价格情况。当PPI涨幅与PPIRM涨幅差距扩大时,工业生产企业盈利状况得以改善;当CPI涨幅与PPI涨幅差距扩大时,工业贸易企业盈利状况得到改善。反之,则两者盈利状况将恶化。
  2007年,PPI涨幅与PPIRM涨幅(领先一个月)总体上倒挂1个百分点左右,好于2006年的3个百分点左右;CPI涨幅与PPI涨幅总体保持2个百分点左右的差距,好于2006年的倒挂1个百分点左右。由于成本上升幅度有限、产品转嫁能力增强,2007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2006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但进入2008年以来,PPI涨幅与PPIRM涨幅倒挂幅度不断扩大,CPI涨幅与PPI涨幅的差距不断缩小。5月份,PPIRM同比上涨11.9%,PPI同比上涨8.2%,CPI同比上涨7.7%。至此,PPI涨幅与上月PPIRM涨幅倒挂幅度为3.62个百分点,创下自2006年11月以来19个月新高;CPI涨幅与PPI涨幅倒挂幅度为0.50个百分点,自2007年1月以来首次出现倒挂。在上游成本上升压力增大而下游产品转嫁能力有限的情况下,2008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自然难以乐观。
  从更深的层次看,这实际上反映出高通胀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2004年之后,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成本而非需求,并且与上游成本特别是采掘业价格上涨负相关。因此,在本轮通胀初期的2007年,由于上游原材料、工业品价格涨幅有限,而下游消费品价格涨幅扩大,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反而加快。而到了高通胀的2008年,上游原材料、工业品价格涨幅迅速扩大,并逐渐反超下游消费品价格涨幅,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明显回落成为必然。
  分析人士预计,2008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可能会自2001年以来首次低于名义GDP增速。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名义增速可能均显回落,而居民收入名义增速可能有所提高。但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可能反而低于去年。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高通胀对经济效益的侵蚀。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