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订单指数明显下降
作为一个国际上通用的宏观经济的先行反映指标体系,PMI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自2005年1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编制该指标以来,其一直保持在50%以上。
6月份,PMI指数体系中的新订单指数为52.6%,比上月回落2.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走低。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则更为明显,相比上月减少3.2个百分点至50.2%。同期产成品库存指数虽然仍低于50%,但与上月相比,则继续上升。
中采咨询董事总经理Christine指出,这些指数的变化相互影响,其背后则预示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订单回落,销售必然减缓,在前几年经济扩张期形成的产能继续释放时,就必然表现为库存指数的上升。”他说。
Christine指出,PMI具体指数的变化已经显示出生产扩张正在出现萎缩。例如生产指数6月份降至54.2%,比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受此影响,采购量指数为53.5%,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购进价格指数创新高
数据显示,在经过上月短暂回落以后,购进价格指数6月又再度回升,并一举创下2005年PMI开展调查以来的最高点,达到75.7%。
综合上述具体指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特约分析师张立群也认为,PMI近两个月的回落,除去季节性因素外,也体现了经济增速的回调,它源于持续的紧缩性政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产品库存指数、购进价格指数等均较上月提高,表明企业经营的状态在向不好方向发展,这些从微观角度会影响到经济增长态势。”他说。
尽管如此,对于正力促结构转型的中国经济来说,专家认为回调并非坏事,中国经济当前硬着陆风险仍不大。“如果未来对国内需求调控得当,预计企业的市场环境会出现好转,经济增长的回调应该不会很深。”张立群说。
政策关键仍是控制投资反弹
对于购进价格指数的再创新高,Christine指出,这显示PPI向CPI传导的压力仍然存在。因此尽管CPI目前同比增速出现回落,但如果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就必须要防止CPI第二轮上涨的风险。
Christine表示,PPI的高涨并不是必然会传导到下游去。“价格在高位运行,企业如果选择不买或少买,这会带来生产的减少,下游企业的价格就不会大幅上升。但如果投资控制不住,企业对于贷款、原材料的需求就会上升,PPI可能就会传导下去,弄不好就会产生恶性通胀。所以当前政策的关键仍然是控制投资反弹,并使其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他说。
“如果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企业的负担会越来越重。”Christine说。不过他认为,尽管如此,企业仍应多从自身调整去寻求对策,中国要推进经济转型,就必须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淘汰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此间,中国可能也的确需要经历一个较高通胀水平的时期。“这是经济的内在规律。”他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年内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并达到最近两年的最低点。其中,购进价格指数经过上月短暂回落以后,又见回升并创下2005年PMI开展调查以来的最高点。专家指出,上述数据变化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正进一步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