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研究部日前发布的《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表示,在从紧政策不变的情况下,须防经济大幅下滑、通胀转化为滞胀的情况,国内外经济压力的交叉作用考量我国宏观调控智慧。
报告认为,2008年在内外不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当前又呈现高通胀、经济过热与经济下行风险并存的新变化。一是在世界经济减速、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扩大等外部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调整风险正在加剧;二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在国内外贸调控政策累积效应、人民币汇率升值、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口减速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大;三是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成本上升压力使国内投资增速逐步回落,先后发生的自然灾害也给经济运行增加了一些不确定因素。从后期看,在内需不足的现实下,如果国内无法消化由于外部需求下降、人民币大幅升值等导致的出口下降部分,将会导致经济增长进一步滑坡,对实体经济造成打击,危害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建设银行研究部总经理郭世坤认为,如果央行要实行扩张性或稳健的宏观调控措施保持经济增长,其副作用会导致物价的进一步走高;而进一步采取紧缩性宏观调控来减少总需求,压低物价上涨的幅度,抑制通货膨胀,则会使面临下行风险的经济增长受到进一步损害。因此,当前情况下,宏观调控政策必须在多重经济运行干扰因素中寻求平衡。如果政策不能适度调控由于外部因素变化对出口、物价等的影响,如果调控政策不能平衡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这三个变量的结构关系,就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打击,加速整体经济滑坡,使得经济增长在平衡就业与抑制通货膨胀下面临失衡困境。
“当前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仍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但同时必须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大幅下滑,通胀转化为滞胀的情况。”郭世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