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经济观察”第14次报告会上,与会专家就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专家表示,宏观政策组合已取得预期效果,利率变动可能性较小,汇率将继续小幅升值。
通胀不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所致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不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而是通胀即货币过多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他对通货膨胀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传导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是由于名义利率调节不足,经济扩张时期真实利率下降,低利率导致投资行业就业增加,农业就业相对下降,农业投入下降引起农产品产量相对下降,进而引起农产品相对价格上升。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认为,中国近年逐步显形的通胀,不是财政透支、滥发货币造成的,而是货币政策受制于汇率政策的结果。他还认为,真正“过热”的不是经济增长,不是投资,也不是个别产业部门,而是货币,即货币总量过多,过多的货币在经济体内“漫游”,冲到哪里哪里“热”。
汇率问题存在分歧
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专家的观点存在分歧。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不赞同汇率一次性大幅升值。他认为,贸易顺差过大不仅仅是因为汇率被低估,还与低资源价格战略有关,在资源价格扭曲情况下,不知道多少不平衡是汇率扭曲造成,多少是资源价格扭曲造成,因此,有必要维持汇率渐进改革。
而宋国青则认为,不升值危害太大。他提出,在政策上确实可以考虑做一些变通调整,比如说考虑对外向型企业给予免三年增值税等一次性补偿,同时对汇率政策按照经济规律客观要求放手进行调整改革。
宏观政策组合取得预期效果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锋表示,综合“朗润预测”2008年3季度宏观经济预测结果来看,有五点预测值得关注:一是通胀压力将有所减缓,CPI同比增长率有望从2季度7.8%下降到3季度6.1—6.3%;二是经济增长降幅收窄并趋于平稳,GDP同比增长率预计从10.2%小幅回落到10%;三是投资、工业增长、商品零售等分项增长指标会大体呈现高速平稳增长态势;四是进出口增速预测分别为29.1%和19.7%,贸易顺差继续保持与2季度类似的同比下降和环比回升格局;五是利率变动可能性较小,汇率将继续小幅升值。总体而言,以应对通胀为中心的政府宏观政策组合正在取得预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