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商业评论 - 正文

部分券商衍生品部门处境艰难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圣韬 2008-08-05 09:10: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权证创设成为过去、股指期货等新业务迟迟不能出台的背景下,今年券商衍生品部门也在经历着利润下降的“寒冬”,一些规模较小、盈利渠道单一的券商衍生品部甚至处境艰难。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券商不能一味地指望新业务的推出,而应立足已有资源,把握自身优势,实现多渠道的盈利模式,从而打造出创新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为了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很多券商都在2006年左右就成立了衍生品部这样一个全新的业务部门,有些券商将其命名为金融创新部或者产品创新部,不过其功能与性质大同小异,主要运用公司自有资金进行一些创新产品的交易和套利,实际上相当于一个衍生品的自营部门。
  前两年,一些实力较强的券商通过创设权证实现了巨额赢利,一时间,衍生品部作为其背后的运作部门风光无限。不过今年以来,因为市场环境今非昔比等因素,这类部门的盈利渠道和盈利空间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去年靠权证创设实现创收,今年就不知道利润来自哪了。”深圳某券商衍生品部门负责人无奈地表示。
  华东某券商相关人士也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业务很少,主要是权证交易和ETF套利,但是目前的行情赚钱机会不多,部门内部人员压力都很大。
  事实上,当前赢利的减少对于券商衍生品部门来说并不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股指期货、备兑权证等他们为此准备多时的新业务迟迟不能出台才是对他们更大的“打击”。股指期货作为市场上谈论最多的衍生品,也是券商衍生品部的重点研究对象,为此有些券商不惜本钱高薪聘请相关研究人员,为的就是不错失股指期货推出的机会。另外,像备兑权证一类的品种,多家券商都宣称对其研究已经达到了“成熟”的地步,一旦此类品种推出,也将成为券商衍生品部大展拳脚的好机会。
  不过“渠成水未到”,股指期货等创新品种至今仍未有消息,而各家券商在此项目上的人力、物力投入却在不断持续,而且与研究部门不同,衍生品部的研究成果是直接为实战服务的,属于各家券商的机密,本身产生不了效益。这也使得部分业务品种较少、赢利能力不强的公司压力不小,某券商相关人士私下透露,“如果市场继续这么运行下去而新业务又不能出台,我们衍生品部有可能被解散。”
  尽管有些券商衍生品部门陷入困境,但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少数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渠道较广的券商衍生品部门目前并未感到太大的压力。
  某大型综合类券商创新部门的相关人士表示,一方面,有的券商业务范围相对狭小,甚至有些连创设都不能做,相对来讲我们可以做的业务要广泛一些;另一方面,市场机会还是有的,关键看怎么去把握,比如最近上海某券商的衍生品部开始发行一些场外产品,也是对新业务的一种尝试。该人士向记者透露,凭借着赢利渠道的多样化,以及上半年南航创设上的收益,部门今年实现赢利是没有问题的,不会落到到要向公司“伸手要钱”的地步。
  某业内人士也指出,对于券商创新部门来说,把研究重点放在以后将推出的新产品上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现有框架下的产品挖掘,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实现多渠道的盈利模式,从而打造出创新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