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凡事都得考虑现实经济约束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涛 2008-08-13 08:0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大部分人都同意,从去年延续至今的通货膨胀绝非单纯的需求拉动型,输入型因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除非故意对其他国家的高通胀视而不见,不然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如此众多的国家——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在如此巧合的时间点上一起遭遇了如此严重的通胀威胁。以亚洲为例,根据今年6月的数据,东亚的中国和韩国CPI涨幅分别为7.7%和5.5%;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通胀水平各为6.0%、8.9%、11.0%和11.4%,越南则进一步刷新上月纪录,升至26.8%;在南亚,印度通胀水平从5月份的7.9%一跃而起,上探至11.6%,大大超出市场预期,而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也毫不逊色,通胀水平分别为21.5%和28.2%;至于西亚地区,卡塔尔和阿联酋已连续多月保持了两位数的通胀率。因此,在思考中国如何应对通胀的同时,比较一下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与中国经济规模、发展程度接近的新兴大国印度治理通胀的手段、效果及背后的制度性差异,就显得尤为有意义了。
  从通胀历史来看,印度与中国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两个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都经历了两位数的通胀。2007年7月至今年2月,印度通胀率仅在4.7%基础上浮动了不到0.5个百分点。然而,自今年2月突破印度央行设定的5%的警戒线后,通胀率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便一路攀升至14年来的历史高位,这与全球粮价的变动趋势几乎完全一致。今年6月初,印度将国内成品油价格提高10%,通胀率一周之内就从8.75% 上升到11.05%。可以说,印度面临的是非常典型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今年5月,中、印打了一个照面,通胀率差不多都是7.7%至8%左右,只不过,中国此时正进入通胀下行区间,而印度则刚刚踏入通胀上行区间。
  需要提出的是,与中国不同,印度是以批发价格指数(WPI)作为衡量通胀水平的基本指针,其中,食品所占权重仅为15.402%,燃料、动力、照明与润滑油的权重达到14.226%,而制成品权重为63.749%。如果换算成CPI,食品所占权重将高达47%至57%,这与其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结构有关。从2007年至2008年的数据来看,印度的产业工人CPI和农业工人CPI都显著高于WPI。此外,印度货币当局将WPI基期设定为1993年至1994年高通胀时期,也部分地缩小了其真实数据。由此看来,印度居民实际所承受的通胀压力,要远远大于中国居民。
  从通胀的治理来看,中国经历了一个由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向直接信贷管制回归的过程。事实证明,在人民币严格盯住美元格局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利率、准备金率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一是操作空间有限,二是政策传导效果不明显,因而在去年底之前,中国通胀率呈现的快速上升趋势超出了人们的估计。而从今年开始,直接信贷管制登场后,很快就将通胀率重新拉回8%以下。此外,尽管中国央行并未直接承认试图将人民币加速升值作为抑制通胀的手段——如果有,那显然是针对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政策手段,但在理论上讲,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计价的商品购买力增加了8%,对于国际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飙涨无疑起到了一定的对冲作用。
  反观印度,新德里的通胀治理仍以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主。今年印度央行采取了连续加息措施,7月29日,印度央行两个月内第三次加息,将基准回购利率从8.5%上调至9%,存款准备金率从8.75%提高至9%。然而,9%的利率在12%的通胀率面前依然苍白无力,受负利率的激励,印度通胀完全有愈演愈烈的可能。
  从治理效果来看,一方面,无论是印度运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还是中国借助强化信贷管理的手段,对于经济的消极影响都不可避免。今年上半年,中印两国都有大量中小企业倒闭,预计中国全年的经济增长为此将降低1至2个百分点,印度预计要降低2至3个百分点。可见,从紧的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胀的同时,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同样明显。但另一方面,中国已暂时成功地扭转了通胀上升的势头,这在整个亚洲乃至全球都是少见的;而印度则有进一步滑向滞胀之虞。如果想从两面受困的处境中解脱,印度只有两条路可走:或者再大幅收紧货币,而这将对印度国营经济和出口形成致命打击;或者像美欧一样,保持利率不变,坐等全球油价和粮价自动回落。
  作为一个金融体系发育相对完备的市场经济国家,印度在通胀面前招架无力,确实令人深思。对于中国和印度这类新兴经济体而言,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实际面临的经济约束。例如,由于两国银行业的融资对象都以国有企业为主,利率变动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对于转轨过程中的中国而言,笔者并不认为信贷管制就是一种好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在特定情况下,它对于市场化程度尚不高的中国经济无疑是有效的。
  在下半年全球通胀前景尚不确定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这么快就将重心迅速转移到经济增长上来?印度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成熟度令人怀疑,而过分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较量的暗藏动机,更妨碍了印度货币当局在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之间及早做出理智决断。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