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新方案有助于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雁争 2008-08-22 07:1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国家发改委新“三定”方案中明确了对部分项目审批权下放,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举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负担,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率,还有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
  2003年3月,国家计委更名为发改委。更名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减少行政审批和微观管理事务,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被明确为对发改委的改革要求。
  不过,现实生活中的改革并不像名称的变化可以一蹴而就。发改委在2004年的宏观调控中强化了审批权力。根据规定,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需要报发改委审批。同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可以由地方政府审批的项目,也须在发改委备案。渐渐地,备案也成了一种特殊形式的审批。如果发改委不出具同意函,送来备案的项目就难以开工。
  业内人士认为,近几年,发改委强化审批的现象实际上有“回潮”迹象。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建勋说,“每天有无数个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请求发改委审批各种各样的项目,要盖一堆的图章。少则要等几个星期,多则要等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为了避免在部委走审批程序而耽误商机,有些地方政府就分拆项目,一个一亿元的项目会被拆分成三个以上。
  “这里面固然有地方政府逃避监管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得思考他们为什么要担着风险去逃避。”业内人士表示。
  根据新方案,国家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除少数需报国务院审批、核准或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核准外,区分不同情况由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审批、核准,或由企业自主决策。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调整和缩小项目投资核准、备案的范围。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官员8月14日说,截至目前,地方政府审批权的下放已经全部实行,最少的下放比例也在30%以上。
  如果说以往发改委正是通过审批等微观手段实现了宏观调控的目的,那么在微观管理职能剥离后,发改委将如何实现宏观调控呢?
  新“三定”方案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发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税、货币政策,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建议,三部委建立协调机制应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协调,比如五年计划,明确五年内发展的目标,重大战略方针、政策,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应该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第二是年度调控计划,包括发展速度、投资总额、财政预算支出总额、货币发行量、物价、国际收支、就业率、人口出生率八大目标;第三是针对在执行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是财政杠杆还是税收杠杆来调控,要通过协调机制来解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