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全球经济大势主导"后奥运效应"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鲁政委 2008-08-22 08:2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今年初,曾有市场机构发表一篇以“奥运会如何影响中国经济”为主题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对1956-2006年共12届夏季奥运会主办国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举办当年主办国GDP一般会增长(除1992年的西班牙、2000年的澳大利亚和2004年的希腊),而随后一年GDP增速则低于上年(除1972年的德国和1996年的美国)。报告由此断言:面对奥运会过后主办国经济大多进入经济增长放缓阶段的魔咒,预计中国也将无法幸免。在考虑到中国本身较大的经济规模、地区间多样性等独特因素后,报告指出,中国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比平均水平小得多,奥运会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仅起次要作用,并不起决定作用。
  尽管如此,该报告所谓的一般性结论依然引发了人们对“后奥运效应”的担忧。在众多讨论声音中,最终观点基本一致:奥运会后中国经济不会陷入衰退。论据也是一致的:相对于中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当有限。
  而笔者发现,所谓“经济总量说”的解释,实际上并不能保持逻辑的始终一致。如果按照奥运会主办国经济总量大小排序,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后,美国、日本和德国经济似乎都不应该出现较主办年减速的情况,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种观点尤其无法解释的是,1980年代后的美国已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但两次举办奥运会后的经济增长情况却迥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出现了减速,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却是加速的。此外,经济总量相当的日本和德国,举办奥运会后的经济增长情况也完全不同。“总量说”解释的逻辑不一致由此凸显出来了。笔者由此推断,很可能还有其他更为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其实,无论是从主办国经济总量大小,还是从其他角度观察,此前各方谈论“后奥运效应”的核心关注点均在奥运本身对经济的影响上,而忽略了对全球整体经济环境的关注。由此,将奥运会后的经济增长变化完全归因于奥运推动作用的消失,可以是一种谬误。
  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其对各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也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认同。笔者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以不变价格测算的全球人均GDP经济增长数据,来观察奥运会举办当年与次年全球经济增长情况后发现,以全球增长环境作为所谓奥运会举办当年与次年主办国经济增速变化的解释变量,其一致性要远比经济总量完美得多:在过去11届夏季奥运会中,两届奥运会次年经济增长出现加速的国家,均恰逢次年全球经济增速也较上年提高;反之,在另外9届奥运会中,举办国次年经济出现下滑,也恰恰对应着全球经济的减速。由此可见,全球经济形势应该是形成所谓“后奥运效应”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如果是这样,我们应该以更为宽广的宏观视野,来仔细审视全球增长前景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据此制订相应的预案。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