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商业评论 - 正文

保荐制度改革或近期成行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邵刚 2008-09-03 07:47: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保荐代表人签字权松绑将首当其冲
  一度沉寂的保荐制度改革传闻近日在各大投行内部又再度兴起,首当其冲的依旧是对保荐代表人签字权的松绑。一些券商投行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监管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对现行保荐制度进行改革,或将于近期成行。
  签字权再成焦点
  松绑保荐代表人的签字权,允许其可以同时推荐两个,甚至多个发行人的证券发行申请在业内已不算“新闻”。早在去年就曾有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监管部门拟放松对保荐代表人签字权的有关限制。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这一消息听到过不止一两次了。”
  为何保荐代表人签字权频频成为保荐制度改革的焦点问题?某大型券商投行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保荐代表人实行的是“一次一家”的单通道制,准入的高门槛又造成从业人员队伍扩容速度较为缓慢。一旦市场火爆,发行节奏提速时,对保荐代表人签字权“一次一家”的限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上述负责人透露,正是看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监管部门已考虑将对保荐代表人签字权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放开,相关政策原本预计在年初时出台。“然而,随着今年以来市场行情的持续低迷,新股发行节奏受到了严格控制,原本突出的矛盾开始变得不那么明显,进而导致相关政策出台时间的延缓。”
 “这种情况应该只是短期的。”接受记者采访的投行人士均表示,“随着并购重组、再融资等活动在市场中的活跃,以及创业板、三板市场的推出,对保荐代表人‘签字权’的需求依然十分旺盛,放开对其的限制应该是大势所趋。”
  理顺两者关系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投行人士普遍对目前实行的保荐制给予肯定,但认为这一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行的保荐制是过去通道制的翻版。”某券商负责人说,“除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勤勉不足,未认真履行尽职调查的情况外,保荐代表人职业素养不高、责任意识淡薄、相关处罚措施缺位等问题均亟待解决。”
  “特别是在当前保荐代表人已实现市场资本化的背景下,对保荐制度进行相关改革和完善显得更为迫切。”上述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保荐代表人已经将追逐个人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其中的不少人并不认真做项目,而是热衷于通过频繁“跳槽”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价。而券商,特别是中小券商,为了留住保荐代表人,往往对其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做过多的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作为直接管理人,保荐机构对保荐代表人的监管效果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但由于制度方面的缺失,这一责任始终难以落到实处。据了解,研究中的新制度很可能将赋予保荐机构在管理保荐代表人上以更大的权限,进一步理顺两者的关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