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大型券商之一,申银万国证券在合规经营与风险控制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公司高层对目前的净资本监管体系怎么看?公司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渡过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申银万国证券董事长丁国荣和总裁冯国荣。
记者:您对目前的净资本监管体系怎么看?
丁国荣: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实际上就是高杠杆的问题,投行无视审慎性要求,盲目追求高收益,不断放大风险,最终导致泡沫破灭。从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来看,我国证券行业在经过综合治理后,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对于控制风险,较之美国市场更为先进。早在2000年中国证监会就已经引入净资本作为对证券公司进行风险监管的重要量化指标,其后经过多年的逐步完善,直至现在最新的指标体系出台。目前,证券公司每开展一项业务,都要做相应的风险准备计提,最后保证各项业务风险准备计提的总额不超过公司的净资本,通过资本的大小来控制业务的大小,也就是有多少钱做多大的事。这样,一方面严格的监管制度促使证券公司转变风险管理理念,建立起主动、自发的内控机制;另一方面,也有效控制了业务风险,提高了证券行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所以在这点上,我国对证券公司的监管是先进的,我们实行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是走在美国前面的。
记者:申银万国是如何开展合规建设与风险管理工作的?
冯国荣: 合规建设与风险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也是一种竞争力。申银万国的竞争力也就是建立在合规建设与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在每个干部员工都自觉遵守国家制订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
第一、公司有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这是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我们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等都有自己的一套运行机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之间又形成相互制衡,这种治理框架是现代企业经营机制中必须的、重要的、骨架性的东西,这方面申银万国现在已经建立得较为完整。
第二、公司建立起了一个“全面、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合规体系。形成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合规管理组织架构,从高层做起,切实履行合规职责,在各总部、营业部设立合规专员,并初步建立起有效的合规管理评价机制度。
第三、公司已有效建立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动态控制体系。在各类资产的配置过程中,根据各种资产相应的风险度量,来测算它所需要的净资本大小。目前,申银万国净资本92.26亿元,净资本占净资产比率为90.2%,风险监控指标符合中国证监会的监管要求,财务情况处于一个十分健康的状态。
第四、公司借助良好的技术平台来确保信息安全。公司目前依托IBM595小型机系统建立起了大集中交易平台。主中心机房达到国家A类机房标准,中心机房还在上海以及重庆设有备份,遍布全国43个大中城市的所有109家营业网点均实现了前台单点无故障。
第五、公司在风险控制中进行行政责任追究。公司每年都会进行覆盖全公司的大检查,检查的过程中进行责任认定,责任追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威慑力量。不过在责任追究的同时,公司也很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尤其重视员工职业道德操守的培养。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既要根据规定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也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第六、公司把法人治理机制与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形成合力。公司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设中,不断探索将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与法人治理机制形成合力,处理好国家、股东、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关系,形成一个企业与股东、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
记者:此次券商大会将创新从监管层面加以明确了,申万今后将怎样推动这方面业务的开展?
丁国荣:我个人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创新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创新要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申万对创新一直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稳健的策略:一方面突出重点、有序推进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保证在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基础上开展。尤其是在产品创新方面。公司大力发展QFII和QDII业务,推出集合理财产品,增资收购了期货公司,已获批设立直接投资业务公司,黄金业务资格已获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原则批准,融资融券业务也有望进入首批试点,同时还加紧对备兑权证、资产证券化、结构化产品等重点创新业务领域的研究。这些都体现了公司的整体实力和专业能力。
本次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反映出华尔街的产品创新衍生层次过多、风险放大过度、资金投机性过强、信用评级过滥以及监管行为较弱等问题。因此有人认为美国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有逃避监管的嫌疑,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目前,国内证券行业开展创新业务是局限在监管框架之内,而不是任由行业自身去发展,我觉得这样还是对的。在今后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创新发展中,要根据市场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和承受力,来推动创新的工作,切忌为了创新而创新。
记者:受目前市场低迷的影响,很多券商都表示将节省开支,为过冬做准备,申万是如何打算的?
丁国荣:近年来,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力开拓业务,积极金融创新,取得了较好经营效益。申万一直以来坚持“低成本运营、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即使在行情火爆的年份里,成本控制依旧做得较好。比如2007年,公司共实现利润总额89.50亿元,超过了申银、万国两公司1996年合并以来十一年的税利总和。但公司的费用仅占营业收入的23.12%,在行业中属于成本控制得非常不错的。2008年前9个月,虽然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司仍实现利润总额18.78亿元。当然,针对目前的情况,申万也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勤俭办司”的原则,采取一些开源节流的方法。但毕竟我们所处的行业有其特殊性,关系到金融服务业的形象问题。因此该做的事还得做,要把钱花在刀刃上,正确处理好成本控制与业务发展的关系,保证公司合规建设、风险控制和业务开拓等各项工作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