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试点的顶层指导文件已报送国务院,国务院下属多个部门正在会商。据悉,顶层方案思路,可能是在员工持股范围上,先从子企业开始操作,而不是集团公司。而员工持股对象既不是平均持股,也不是全员持股,而将是“管理层及骨干员工”。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很多企业推行过员工持股。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全面推开的国有企业改革,员工持股也是非常重要的形式。但实际效果看来并不尽如人意。当年推行的员工持股,大多是全员持股,最终都演变成了全员集资,并在此后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引发了不少矛盾。而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开后,员工持股则“简化”成了经营者持股、管理层收购,也使得员工持股变成了极少数人的福利,并在持股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而看目前的实情,企业经营者无疑是推动员工持股最积极的力量,也是最重要因素。但就监管则相对持重些,还想再看看。因为,由于此前探讨的员工持股做法,基本没有成功的经验,或者说是经验与教训结伴而行,此轮改革受到舆论和公众的极大的关注与重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舆论和公众的反应反弹。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地方出台了员工持股的相关意见,却迟迟没有实施,而在等待顶层设计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践证明,在持股问题上,采用全员持股和经营层收购的方式,都是不成功的,也是存在很大漏洞和风险的。那么,采用怎样的方式才符合员工持股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持股作用呢?很显然,确定持股对象,将成为员工持股绕不开的一道难题。尤其除经营层之外的骨干员工如何认定、如何确定,是确定持股对象的关键。只要持股对象确定不了,或者说持股对象不确定,得不到监管层的认可和企业员工的支持,员工持股计划就很难实施。
按有些地方提出的设想及此前有过的做法,骨干员工主要包括企业中层和技术、营销和财务人员。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机构设置、人员安排上等也有着浓厚的行政机关色彩。机构臃肿、人员众多,行政管理人员过多的现象十分严重,能与“中层”搭得上边的人员也很多,且这些人员大多都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果让他们都成为员工持股的对象,那真正企业需要的、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人员该怎么办?如果他们的积极性收到打击,甚至可能会成为他们离开企业的导火索。如果全部考虑,那持股的人员过多、范围过广,又不利于更好地调动其他员工的积极性,特别是一线员工的积极性。
不仅如此,掌握核心技术、主要技术的业务骨干,在持股过程中,其“增资扩股”的资金如何认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上一轮改革比较成功的企业中,这些科技人员是获得了一定股权奖励的。如果在新一轮改革中,让他们与其他员工一样“认购”,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动力的激发,员工持股的作用也就很难发挥。
在此前的改革中,受利益驱动,一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在推行员工持股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强大压力,其中,迅速安排人员进入企业,获取持股资格,是企业最难应对的事。因为各种各样的关系,企业得罪不起。那么,新一轮员工持股工作,会不会再次受到这种因素的冲击呢?
虽然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能没有任何的缺陷,但是,由于员工持股直接绑定混合所有制改革,绑定战略投资者引进,绑定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因而容不得任何闪失。如果持股对象的确定不能做到相对合理、公正、公平,不能把真正的骨干员工纳入到持股对象范围,将对战略投资者引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等产生制约和影响。特别是那些对企业贡献不大的人员也成为持股对象,那对战略投资者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从总体上讲,如何确定持股对象,是一道难题,而持股对象确定好了,股份如何认购,又是一道大难题。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地方、企业,如何制定出相对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和标准,直接关系员工持股改革的成败。
国企员工持股试点的顶层方案究竟如何权衡这些因素,大家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