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4.7万亿交通基建工程启动 城市轨道交通提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周慧 2016-05-12 08:11: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进入加速爆发期。

5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指出,2016-2018年,拟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03项,涉及项目总投资约4.7万亿元,以完善快速交通网、基础交通网、城际城市交通网为重点,推动形成国内国际通道联通、区域城乡覆盖广泛、枢纽节点功能完善、一体衔接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更好发挥组合优势和网络效益。

其中,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重点推进103个项目前期工作,新建城市轨道交通2000公里以上,涉及投资约1.6万亿元。这一投资额已大幅超过“十二五”轨道交通1.1万亿投资总量。

轨道交通3年投资超“十二五”总量

《行动计划》指出,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能力逐步提升,在促投资、调结构、稳增长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成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精准施策的重要抓手。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交通基础设施在网络密度、覆盖范围、质量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须加快实施一批现实需求紧迫、基础条件成熟、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交通重大工程,提升网络整体能力,保持较高建设强度和投资增速。

《行动计划》所列2016到2018年重点推进的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的4.7万亿项目中,2016年投资约2.1万亿元;2017年投资约1.3万亿元;2018年投资约1.3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项目目录发现,城市轨道交通是这三年交通基础设施投入的重点。

以2016年为例,全年重点推荐项目一共有131个,其中轨道交通项目就有51个;全年投资额约2.1万亿元,用在轨道交通项目有近9000亿,占全年投资额的40%以上。

从历史数据来看,“十二五”期间全国轨道交通建成1900公里,完成投资1.1万亿。而按照上述项目清单,2016年一年的轨道交通投资,就超过了整个“十二五”期间轨道交通投资的80%。

未来三年轨道交通投资的重点,集中于直辖市、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行动计划》称,推进国家已批复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实施,完善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快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建设,构建多层次,多模式、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

北京此次有10个轨道交通工程纳入项目目录,总投资超2200亿元。其中,北京3号线工程,新建线路37公里,总投资415亿元;北京17号线工程,新建线路48公里 ,投资额492亿元。

如何量力而行?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路高歌猛进。从2016年地方两会期间,各省市亮出的数万亿基建投资清单来看,轨道交通投资占比也是最高。

一方面,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新的投资支撑,轨道交通,作为投资巨大的项目,是地方拉动GDP增长的重要路径,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的项目审批权不断下放,项目审批进度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节奏明显提速。

与此同时,轨道交通的高投入以及高运营成本,也给地方财力带来了负担。近几年一些城市以地铁运营亏损为缘由,晒亏损清单和涨票价。

以北京为例 ,公开数据显示,2007-2013年,北京政府共计补贴北京地铁公司各类财政资金达221亿元,其中2013年财政补贴基本运营亏损26亿元,更新改造支出近20亿元。

2014年底,北京地铁告别2元单一票制,实行3元起步分段计价新票制。根据北京公开的地铁运营成本,地铁每人次8.56元。调价后,地铁平均票价将达到4.3元和4.4元左右,另有约50%的地铁总成本由公共财政来承担。

今年5月5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地铁票价再受关注。

在很多场合,学者以及政府官员通常会提香港模式,香港地铁是全球唯一盈利的地铁线。中部省份一位参与多个轨道交通项目“跑部委”的官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轨道交通运营投入比较大,谁来运营都难,目前内地各线路的运营模式不一,大家都在探路阶段,国内目前没有看到很成功的运营模式。

他还表示,地方要量力而行,如果政府资金充裕还好,有些城市大笔举债建地铁,成本利息加运营成本,就很难兜住。

这位官员举例,城市的城际铁路建设,一旦运营,就不太可能停下来,需要地方政府的持续补亏,保证运营。

一个月前,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公开表示,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经济,不要盲目攀比。他还提到,随着征地拆迁费用、人工工资以及物价的上涨,地铁建设费用快速上涨,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经济、财政实力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做选择。

赵辰昕提醒,随着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运营补贴费用逐年增加,希望地方政府和城市在规划期要特别关注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从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选择合适的系统和制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