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平台竞赛决胜负 阿里UC100%广告分成争自媒体人

来源:时代周报 媒体 作者:高扬 2016-05-24 07:3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俞永福曾判断,内容平台的竞赛,将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中分出胜负。UC启动内容创业平台后,阿里旗下的各个产品将在数据、流量、渠道等各个方面进一步打通。

5月10日,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在北京召开“UC订阅号”战略发布会,打造内容创业者自己的“内容店铺”。这是UC落地“赋能媒体”计划的第一步。随着UC浏览器和它背后的阿里进入内容创业领域,内容创业平台的竞争现在变成了UC、腾讯、今日头条三家为主的争霸格局。

去年8月,UC推出了基于浏览器的个性化信息流产品—UC头条,根据移动场景和浏览习惯,将精选后的信息和服务用更好的体验和方式传递给用户,初步实现千人千面。

在5月的发布会上,俞永福进一步明确,UC不做媒体内容,只做媒体平台,推动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商转变。据了解,UC浏览器也将在正式改名为UC。阿里移动事业群UC总经理陈超、阿里移动事业群UC算法架构师郑颖则从产品设计、算法思考角度做了解读,指出阿里商业数据、用户画像,阿里广告体系帮扶、UC产品线开放心态、社群电商全要素齐备等核心优势(爱基,净值,资讯)。

基于群体的算法

陈超介绍,未来两到三年,在阿里电商体系内网红经济会占很大的一部分,趋势摆在这,问题是接下来怎么去融合。

有媒体观察者认为,阿里首先是把内容与电商的通路打通。其次,阿里是一家数据公司,希望在产生数据后提供数据服务。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是很长的过程,需要积累大量数据,并明白在运作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目前,UC 订阅号做的工作也同时构建了第一步。

依托阿里巴巴,UC的大数据来自于搜索、电商、视频、地图、社交、应用、游戏、移动等多个维度。UC 怎么解决个性化推荐的信息窄化问题呢?一般来说,机器根据用户行为判断他的喜好,会一直给他推他所喜欢的信息。但用户也有很多想看但是没有被发掘出来的信息,或者说平台应该除了用户喜好之外,也应该给他提供一些他可能会喜欢、应该看到的信息。

徐佳鸣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UC的数据维度非常丰富,可以提供维度格局丰富的用户画像,这是其他平台不具备的优势。他还认为,目前大家各有各的打法,对自媒体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据UC浏览器提供一份对其算法的介绍资料,UC 的思路是用人群的标识去给用户个体推荐他可能会喜欢的信息。每个人都会属于多个不同的人群,每个人群有不同的喜欢看的或不喜欢看的,这个会抽象成一个标识。机器判断用户个体属于哪个人群中,给他标识,人群偏好的内容就会推给打上标识的个体。与今日头条对比,今日头条打的标签是你喜欢看什么东西,UC 打的是什么样的人群喜欢看什么东西。

举个例子,按照人群的概念,这个人群会看娱乐,但娱乐的消费层次是浅层次的,另外一个人群也看娱乐,是深层次的,是追星族,平台推荐娱乐内容的时候就要不同。再比如,不同的人群对财经类内容消费有差异,这个差异是不能通过个人的兴趣去推导,要根据人群的属性去推出来。

另一方面,算法推送导致内容低俗化也是许多用户不满意的地方。据了解,部分内容分发平台低端内容较多的原因在于先下发内容给部分用户,根据用户点击反馈情况判断,点击多的内容就重点推荐,分发给其他的用户。这样就导致标题党、相对低俗内容的扩散传播。

而UC的策略是提前识别内容是否低质,给这些内容做标签分类,然后做降权处理。如果这类内容的点击量上升,低质降权就做得更狠,把内容排序降下来。

垂直类内容,机器不足以判断文章深度,需算法辅以人工筛选。UC先进行机器挖掘,再人工校准,然后反馈给算法,使算法越来越准,之后慢慢脱离人工完成这个策略。先识别出是否高端人群,再将高深的内容推荐给用户。

多种变现手段

由于缺乏有效的推广渠道和变现机制,据UC联合《新榜》的调研结果,近半数的自媒体无任何收入,仅凭兴趣难以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如何倚靠原创,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是广大自媒体人最关注的问题。

半数受访者认为现有平台未能满足其商业化需要,主要呼声是“卖广告”,包括撮合广告主接单、组织商业活动、提高广告分成比例。次要需求则是给社群自媒体提供“用知识来卖商品”的电商闭环,给深度撰稿人提供内容定价、付费阅读甚至众筹的机制。

针对这些“痛点”,UC订阅号的做法是给媒体内页广告100%分成,可以获得广告所有收入;汇川、妈妈系统提供兜底广告支持。此外UC也有打赏、付费墙、众筹等功能。

对不同体量的账号,UC有不同的变现策略。“小号”看重流量,相对草根,影响力有限,期待广告分成。“大号”对社群电商,粉丝精细化运营的工具更看重。比如,吴晓波账号中有十万人是高净值人群,吴晓波会对这十万粉丝重点运营,推出的产品也分阶层。

逾七成的受访者认为平台现有功能不利于粉丝沉淀。对于算法推荐平台,如何扩展文章到读者的这一条传播路径,增加粉丝与自媒体人、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是值得重点开发的功能。

据介绍,UC将对优秀自媒体开放粉丝经营、粉丝活动,并支持外链。媒体主除了在淘宝开店之外,UC体系内也将具备完整的电商要素:货架管理、订单管理、支付体系、指数分析、数据参谋等功能都将具备。UC将为社群、电商运营提供最大便利。

关涉阿里在内容方面的布局

2014年6月,阿里巴巴全资收购UC浏览器,并以UC为基础成立阿里移动事业群,成为阿里电商事业群、云计算大数据事业群之后的新事业群。经过11年的发展,UC浏览器积累了5亿用户和月均60亿次的搜索量。以UC、高德为核心,配合神马搜索、阿里文学、PP助手、阿里游戏等,阿里移动事业群目前已是中国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一。

新媒体观察者魏武挥将互联网产品的发展总结为工具、渠道、平台、入口四个阶段。他认为,除了社交软件,纯工具型的产品用户量有可能很大,但真正意义上的黏度不高,比如wifi万能钥匙。工具不进化到渠道,始终是一种很危险的事。因此,“+内容”,是工具谋求成为渠道的路径。魏武挥认为这是目前平台太多、自媒体人不够用的原因。

俞永福曾判断,内容平台的竞赛,将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中分出胜负。UC启动内容创业平台后,阿里旗下的各个产品将在数据、流量、渠道等各个方面进一步打通。这个比赛最终结果如何,势必对阿里在内容上的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