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王健林回A新征程:进入两年对赌时间表)
[摘要] 他的一纸公告,揭开了万达商业回A股神秘一角—一周前,绵石投资(行情000609,买入)宣布与万达集团分手,他们没能在万达商业重大资产重组的时间安排上达成一致。
王健林回A新征程:进入两年对赌时间表
时代周报记者 刘娟 发自北京
两个涨停,一个8.78%涨幅,从前名不见经传的绵石投资(000609.SZ)如今摇身成了A股红人“万达壳概念股”。
他的一纸公告,揭开了万达商业回A股神秘一角—一周前,绵石投资宣布与万达集团分手,他们没能在万达商业重大资产重组的时间安排上达成一致。
这是万达商业私有化退市后,首家以公告形式正式曝光的壳公司。今年3月底,全球华人首富王健林愤然从H股离场,下一站要前往A股。四个多月的私有化之旅最终有惊无险,万达商业顺利通关。接下来,走传统路线去IPO排队,还是走捷径借壳回归A股?时代周报记者从万达商业得到的答案是,不排除各种可能的上市途径。
绵石投资已然成为过客。万达集团对他并不买账,百余字声明反讽对方在单方炒作。时代周报记者看到一份壳资源标的名单里,先后与万达商业传出绯闻,或者可能发生点关系的上市公司数量达37家之多。
在上交所,万达商业正在IPO队伍中等待过会。时代周报记者从证监会发布的最新信息里发现,去年9月至今的15个月漫长排队后,万达商业如今排在第167位,证监会给出的审核状态显示为“已受理”。
这已经是过去11年里,万达集团第三次向A股发起“进攻”。成败与否,对王健林来说意义重大。
王健林正在为他的超级“网红”人生添香增色。用了28年时间,万达集团资产从50万元变成了6340亿元,从偏安一隅的中国小房企变身成世界巨头。将万达集团带到世界五百强的前十名,是王健林真正的“大目标”,他志在冲刺A股霸主地位,而万达商业回A股所能带来的5000亿元市值憧憬不容半点马虎。
但数年前的A股闯关坎坷路,如今并没有变成康庄大道,万达商业重回A股仍然有很多变数。对于中概股的回归,市场仍在期待监管层更为明确的态度和政策。万达商业A股5000亿元市值新征程,正注定充满磨练。
隔空喊话:到底谁在撒谎?
一场口水仗,嘴上就能争出输赢?过去一周内,双方一来二去,“罗生门”戏码一直在上演。
“万达概念股”绵石投资在上周一(21日)晚横空出世。一份重磅公告在当晚出炉—绵石投资之所以停牌两个月,原来是与华人首富王健林筹划一件大事。
按照原方案,绵石投资拟筹划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万达集团等相关交易方所持有的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同时置出原有资产。
两个月后,这份计划却草草宣告泡汤——原因寥寥数字,绵石投资与万达集团在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上的时间安排不合拍。
这是万达商业私有化退市后,首家以公告形式正式曝光的壳公司。按照万达商业多手准备的回A股路径,他们在抉择一个漂亮的壳资源。近几个月,红星发展(行情600367,买入)、新华都(行情002264,买入)、上海九百(行情600838,买入)、国中水务(行情600187,买入)、泰达等多家公司都曾与万达商业产生绯闻,但最终一一被击破。
市场一片哗然,毕竟从时间安排上颇有巧合。今年9月20日,万达商业以52.5港元收盘价永远留在了港交所,它的638天H股匆匆之旅在这一天画上句号。六天后,绵石投资宣布停牌。
万达集团的反应,让这部商剧狗血般反转。22日下午,万达集团发布百余字声明,表态强硬,用词犀利,直言绵石投资在单方炒作。
“绵石投资是通过中介机构主动推荐给万达集团的,双方只进行初步接触,未就万达商业重组进行正式协议谈判,也未达成任何一致意向。”万达集团在声明中称,绵石投资公司擅自发布“终止万达商业重组”公告完全属于单方炒作行为,与万达集团无关。
绵石投资不甘示弱,并在23日逐一回复了万达集团的声明内容。时代周报记者拿到的《绵石投资答记者问》文件,勾勒了绵石投资版本的与万达集团“交往”路径。
9月中旬,万达集团主管负责人主动联系绵石投资,提议就万达商业重组上市进行协商,过程中未见任何中介机构参与。
包括万达集团三名副总裁在内的双方多名高管,多次直接谈判,就重组方案的核心条款达成初步共识,并形成文件草案。11月中,由于双方在时间安排上未能达成一致,终止了继续洽商。
对于“单方面炒作”的指责,绵石投资则称,因重组方案进行商洽的事项属于复牌公告应披露的范围,且在发表复牌公告前已将公告中“万达集团的情况与万达集团主管负责人进行了沟通”。
到底谁主动联系谁?那家神秘的中介机构到底存不存在,是谁?双方有没有达成初步共识?文件草案又是什么内容?
万达集团再没有只言片语回复。“我们不放心上,冷处理。(他们)演技再好,也是碰瓷,”万达集团内部人士张智(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这件事逻辑非常简单,谁最积极,谁能从这件事获益最多?来日方长,结果终归会落地”。
绵石投资同样选择闭口不谈。绵石投资董办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公告内容代表我们的态度,一切以公告为准。”
他们的最新一则公告,是来解释22-24日连续三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绵石投资指出,除已披露的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暨复牌事项外,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
《第一财经日报》援引的投行人士观点认为,一般重组开始会停牌一周左右,接下来双方达成意向协议或者备忘录会公告,若没有,或重组失败,则上市公司不会选择公告交易对手。
在该投行人士看来,绵石投资确有搭万达“便车”的嫌疑。“双方应该是谈了,但没到具体借壳的份上。”
这场借壳“罗生门”走到今天,似乎看不到输家。绵石投资一战成名,截至25日收盘,绵石投资的股价由停牌前的14.31元升至18.45元,最高股价一度飙到19.73元。
万达商业也借此事向外界传递了回A的决心和策略,“万达概念股” 炒作或许又将卷土重来。事实上,过往与万达商业回A股沾边的10余家壳公司的股价都曾被资金热捧,他的最新绯闻对象是中体产业(行情600158,买入)—由国家体育总局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目前还在停牌中。
“透过绵石事件,也可以看到一个共识,万达商业是优质可靠的资源,我们选择谁,决定权在我们手里。”张智称,万达商业要做的,就是对壳公司的业务板块、债务、市值等多方面进行筛选,“不是谁都能轻易装下万达商业几千亿级的资产体量”。
截至2015年底,万达商业总资产6395亿元,净资产1800亿元,所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价值超过3000亿元,比A股137家房地产公司的总和还多。
再度闯关:首富回A遇政策寒冬
2016年,万达商业将地产销售收入任务从1640亿元降至1000亿元,这场-640亿元的革命,是一个万达颠覆万达的历程。
兜兜转转,王健林要重回A股,为万达商业资本帝国展开新一轮的布局。
两年前的圣诞前夕,万达商业顶着近三年港交所最大IPO桂冠登场,王健林来香港敲钟,眉飞色舞。马蔚华、卢志强、张大中、胡葆森等30多位大佬都来给他撑场子。
在这之前,万达集团历经十年上市坎坷,曲折而无奈。2005年,万达集团第一次赴港红筹上市,梦碎于国家部委联合下发的“171号文”。2007年,万达集团抛出回归A股IPO计划,最终却因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楼市调控而腰斩。2009年,万达集团重拾信心折回H股上市,又因定价分歧流产。2012年,万达集团回A计划再度折戟于重拳下的楼市新政,直到买到了香港壳公司,才有上文敲钟一幕。
港股市场不尽如人意的股价和市盈率表现,让万达商业起初预判的3000亿元市值高度,从未企及。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今年3月底,王健林愤然从H股离场,提出万达商业私有化意见,并想借助借壳和IPO两手准备回A。
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券商人士预判,一旦顺利回到A股,万达商业将是A股大蓝筹股中的佼佼者,市值规模将达到5000亿-6000亿元,与在港股被低估的情况截然不同。
退市之前,万达商业在H股的市值规模为2383.65亿港元,市盈率为6.67,后者水平尚不足A股上市的万科A(行情000002,买入)的1/4,绿地控股(行情600606,买入)的1/2。
但此刻王健林面前并不是一条康庄大道,在监管层对于红筹、中概股回A审核趋严的背景下,万达商业重回A股仍然有很多变数。
今年下半年来,已有多家在港上市公司回A遇阻,包括中国软件国际(港股00354)、忠旺集团、永达汽车(港股03669)以及同为地产上市公司的龙光地产(港股03380)。北京券商人士杜伟(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中概股回A基本‘休眠’了,政策收紧抑制炒壳,后续如何还得看上层的政策调整”。
但万达商业、恒大、富力、首创这类原港股的回归,是否收到政策影响,影响面有多大?现在还没有定论。
事实上,去年9月,万达商业就已构思A股IPO计划,并已陆续提交了上市申请,发布了招股说明书。时代周报记者从证监会最新披露的信息里发现,截至今年11月24日,万达商业的IPO审核状态显示为“已受理”。
万达商业什么时候能获证监会发审放行?目前,这还是一个未知命题。
截至2016年11月24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760家,其中未过会715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665家,中止审查企业50家。在上交所IPO排队企业中,万达商业位列第167位。
按照11月份的批文下发节奏来看,消化目前的IPO排队企业大约需要一年半时间。留给王健林团队的时间并不是特别充裕,在几个月前私有化要约时,他曾为344.5亿港元要约代价亲自面谈了多家境内外财团投资人。
王健林为这些投资人提供了境内12%、境外10%的年回报,并签下一纸对赌协议—如果从香港退市满两年,或2018年8月31日前(以孰晚为准)万达商业未能在A股上市的话,万达集团将回购全部股权。
王健林在心里对回归时间表有过预演,“要视审批难度和速度而定,IPO排队预计花费2-3年,借壳审批也需要1年多时间”。
就在香港退市前一天,万达商业通过了一项决议—延长与A股发行计划有关的股东批准的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