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三板企业多元融资解燃眉之急)
林奇看盘:一板块要搞大新闻! 淘气天尊:震荡如何做波段
新三板企业也在不同程度感受着寒冬冲击。中报统计数据显示,近百家公司现金流状况堪忧。即便相关公司将上半年存货全部清空、应收账款全部回收,加上库存现金,账面现金总额业绩也难以改善。去年、今年上半年均出现亏损且上半年亏损程度加大的公司数量超过50家。
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新三板企业的应收账款从去年的653亿元,剧增至今年的997.6亿元,增长52.8%;1384家公司应收账款增加150%以上,占挂牌企业的13.67%。分析人士指出,应收账款增加,不仅伴随着坏账率增加的可能,同时可能让“三角债”难题再度浮出水面。财务危机与融资难并存令不少挂牌企业寻求私募债和承兑汇票等渠道。
现金流堪忧
第三方机构根据企业中报数据统计显示,新三板近百家公司现金流状况堪忧。其中,去年、今年上半年均出现亏损且今年上半年亏损程度加大的公司数量超过50家。若延续去年的亏损态势,约有35家企业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存货、应收账款三者之和小于下半年估算的净利润亏损额。
有财务分析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不排除其中有去年因特殊原因导致亏损大幅增长的“漏网之鱼”。这些公司的资金链状况令人担忧。“更何况在融资难的背景下,这些公司的资金缺口难以在短时间内填上。不少公司下半年以来,还没有新资金入驻,资金缺口少则数万元,多的达数千万不等。”
上述公司中,不乏被爆资不抵债的ST公司。以仍深陷财务造假风波的ST鑫秋为例,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7.55万元,同比减少91.14%。报告期内,净利润亏损2488.84万元。而上年同期该数字为盈利1030.75万元。
ST鑫秋半年报中坦言,为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公司重新核算资产,报告期内总资产为2.76亿元,较2016年初下降17.86%,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324.29万元。目前,公司因涉诉问题,部分银行存款冻结,现金流匮乏,业务正常运营存在较大困难。
康乐卫士同样属于资金困难户。公司为主要从事新型疫苗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企业,在新型重组HPV疫苗研发方面具有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不过,业绩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康乐卫士2015年营业利润为-1644.41万元,比上期下降1006.86%;2016年上半年,公司未产生营收,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降低194.86%。对于亏损的主要原因,康乐卫士称,公司目前主要工作仍为项目研发,主要费用支出为研发费用支出。
2016年半年报显示,康乐卫士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只有41.24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3.04万元。“根据报表,康乐卫士上半年支付给员工工资438万元。但账上期末现金仅有41万元左右,如果下半年营收持续为0,且没有得到外部资金支持,企业恐要陷入财务危机的泥潭。”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创新层公司也陷入吃完上顿没下顿的窘境。宝贝格子以过去两年平均营业收入5307万元、营收复合增长率21倍的优势进入创新层。然而,伴随营收规模的增长,其亏损面积也随之水涨船高。
去年年报显示,公司2015年净利润亏损逾340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87.77万元。彼时,公司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不过40余万元,加上当年应收账款13万元,下半年公司员工70万元工资还难以支付,更毋论业务支出、其他管理和运营费用。庆幸的是,公司2月份发行股份募集4000万元资金,填充了公司上半年的平台推广费、员工社保和日常运营成本。其中,477万元用于补充员工社保。
不过,今年上半年情况再次重演。2016年半年报显示,宝贝格子营业收入4681.0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53%;净利润为-1758.85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12%。如今公司账上现金只剩下400万元。如果下半年经营未有起色,员工工资和社保等管理费用又是一个难关。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部分公司应收账款持续增加。数据显示,新三板企业的应收账款由2015年年中的653亿元,剧增至2016年的997.6亿元,增长52.8%。1384家公司应收账款增加150%以上,占10124家挂牌企业的13.67%。在这1384家企业中,应收账款增长速度比营业收入更高的企业有366家。
一位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对于正常运营的企业而言,均不希望应收账款规模越滚越大。这不仅会影响资金的周转、企业现金流,同时有可能账期一长便沉淀形成坏账。“特别是对于本身账面资金就吃紧的企业,形成巨额坏账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前,休普动力即因应收账款存在无法回收风险遭券商风险提示。休普动力主要为新能源汽车(爱基,净值,资讯)提供从电机到控制系统以及充电桩等较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休普动力应收账款余额约为3668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39.46%。其中,应收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款项约2056万元,占2016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余额的56.05%。
今年8月,主办券商披露了休普动力2016年半年度报告风险提示公告,提醒投资者公司可能存在不可预见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风险。截至2016年9月30日,休普动力已收回陕西通家款项累计金额700万元,占2016年6月30日应收陕西通家款项的34.04%,尚有1356.408万元未收回。
事实上,应收账款如若账期一长,譬如超过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企业就需要在会计上做坏账计提处理。以达嘉维康为例,其应收账款从去年中报时的349万元,增至2016年上半年的6.8亿元。同时,达嘉维康已为此提计坏账1008万元,超过2015年中报的营收。
一位私募机构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实体经济整体环境不景气,使得企业回款速度变慢,甚至上下游部分企业倒闭,由此形成坏账;二是经济不景气助长了低价竞争,企业为了扩大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为客户延长了账期;三是银行抽贷,造成部分中小企业的流动性紧张,账期一拖再拖;四是行业属性所致。有些行业习惯通常采用赊销的结算方式,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长。
根据三板虎新三板研究中心的统计,基于2016年中报和2015年的中报,截至12月21日在新三板10073家企业中,应收账款占营收占比超过10%的企业有8007家;占比50%的企业5233家;占比超过100%的企业有2665家。
该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应收账款在财务上不计入营收,如果应收账款在企业整体营收中的占比过高,不仅会造成现金流承压较大,带来坏账风险,同时也可能让“三角债”难题再度浮出水面,对企业未来利润造成影响。
多渠道融资
一位不愿具名的新三板董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不少企业处于内外夹困的境地。“一方面是现金流吃紧,应收账款高筑;另一方面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相对不足,企业主要依靠的定向增发融资模式也陷入困境,甚至引发“低流动性-折价定增-低股价-低流动性”负向循环,定增大幅折价令企业望而退却,企业难以及时获得输血。”
安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新增挂牌公司数量超过5000家的背景下,新三板的融资能力没有得到明显提升。
在融资受阻的情况下,不少挂牌企业把手伸向银行。“但银行放贷,不光要看企业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更要看企业的现金流。当下的情况是,不少企业利润减少,应收账款增加、资金链紧张,银行也在收紧中小企业贷款。”一家医疗行业的新三板企业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透露,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承兑换汇票进行结算、支付、还款。据了解,承兑汇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企业结算中,又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银行根据出票人的资信给予一定的信用支持)。承兑汇票实质上是一种远期付款方式,也是企业常用的融资工具。在结算时不使用现金,而使用承兑汇票,可以使交易双方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进行更大金额的买卖。
一位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银行承兑汇票每张票面金额最高为1000万元,正常情况下百万以上的单子才使用承兑汇票结算。“要按万分之五来收手续费,面额太小不划算。加上相对来说手续比较麻烦,层层审核,还要分期还款,面额小也不方便。”
但有新三板企业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承兑汇票小额化”目前越发明显,甚至50万元的承兑汇票或是更小面额也开始多起来。“用承兑汇票支付,万一企业急着用钱,只能提前贴现支取。中小企业本来融资成本就高,扣除贴现利息之后,融资成本可能高达百分之十几。要不是为了维持一点可怜的现金流,企业一般不会这么干”。
挂牌企业私募债发行有增多的趋势。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7月份以来,共有9家新三板公司公告发行私募债,募集金额从500万元到1亿元不等,总融资额达3.37亿元。尤其是11月计划发行私募债的公司增至4家,呈现增长的趋势。
一家计划发行私募债公司的负责人透露,此前也想过定增融资,但投资机构给出的价格大幅折价。相比之下,私募债发行审核采取备案制,审批周期更快,而且对发行人的资产、盈利状况也无硬性要求。“加上最近市场利率下行,私募债成本降低,发行私募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债兴起的同时,新三板也出现多起私募债违约或无法按时回购私募债的案例。今年3月,钻井技术综合服务供应商中成新星2012年发行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12中成债”)未能按期足额偿付,涉及金额3843万元,揭开了新三板市场私募债违约的序幕。事实上,中成新星曾试图通过增发募资6300万元来回购私募债,却因未能完成募资备案宣布失败。今年7月1日,“私募债违约第一股”中成新星在新三板摘牌。
“受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困境,新三板定增融资容易受到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不利于挂牌企业中小企业融资功能进一步发挥,特别是在目前流动性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尝试多元化融资工具,能更好地促进公司融资,”一位新三板第三方机构服务平台负责人表示,“但尝试这种融资工具的同时,也要注意控制融资成本,不能一味将债务推至未来,应当抓住融资带来的喘息机会尽快振兴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