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板套现员工接盘 新规下大宗交易减持惊现三大新套路)
原本打算解散回家的大宗交易人士似乎已经可以重新上班了。在圈内好多人士正蒙头苦思应对策略之际,早早就有“精明”人士提前吆喝“减持新规后,可以正常接货,自有妙计。”
中国证券报记者试图询问多位发广告称可以接盘大宗交易减持的人士,但对于具体交易方式都讳莫如深,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新规下的大宗交易减持中,上市公司大股东付出的代价将远超以往。
据一大宗交易人士也透露,他们正在发行私募产品然后进行接盘,半年之后再慢慢减持。更为戏剧性的是,今年的“最佳员工”也已经出炉,高位接盘老板减持股份,老板已经感动哭了。
还原三大新套路
目前,在减持新规进入第二天之际,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新方式仍层出不穷,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完美”减持方案令人叹为观止,但这些方式有一个共同点是,大股东减持只不过付出的代价更大一点而已。
1、老板减持、员工接盘
从6月1日的大宗交易数据来看,当天交易总金额居前两家上市公司是大华股份(行情002236,诊股)和信立泰(行情002294,诊股),减持金额分别为7.91亿元和3.49亿元,两家的交易均是高折价交易,折价率分别为12.75%和11.34%。
其中,信立泰在6月2日分别发布两份公告,一份是控股股东减持公告和员工持股计划的进展公告。公告称,公司2017年6月1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的通知,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的股份合计12,300,800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18%。
而另一家大华股份同样公布了自身的员工持股计划进展,当天的大宗交易数据显示,其成交股份为4700万股,也就说这类减持全部被员工持股平台买入:
2、剥离大股东身份
中国证券报记者昨日晚间已经报道,目前为了逃避减持新规的相关约束,部分大股东(持股5%以上)开始试图剥离自身的大股东身份,即使自身持股在5%以下,避免今后要求集中竞价减持时需要提前15个交易日前披露。
5月31日,公司股东中泰创展(珠海横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泰资管)于2017年5月31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股份39,433,4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7%。减持股份为中泰资管2016年3月10日通过协议受让的无限售流通股股份。
本次减持后,中泰资管持有公司股份133,600,54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9%,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
最为关键的是,减持完成后,中泰资管持股仅4.99%,恰好不再是大股东身份,今后再有减持行为,尤其是集中竞价减持已不再需要提前披露。
至此,减持新规对中泰资管的约束力已微乎其微。此次“完美”避开的减持新规的关键点就是要剥离掉自身大股东的身份,即使自身的持股比例低于5%。
3、第三方资金接盘
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通过第三方资金实现大宗交易减持的一个路径是,减持方需要付出更高折价,同时减持方也需要提供承诺或签署对赌协议。
一接盘大股东减持的大宗交易人士甚至在苦口婆心的劝导大股东减持:
不过,对于这种减持方式的具体条款尚不明朗。一业内人士就直接质问:“打几折接啊?90?先不说你们敢不敢接,大股东还不愿意卖呢!”
大宗交易还成了最佳减持方式?
5月27日,上交所与深交所双双发布减持新规实施细则,要求大股东或者特定股东采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受让方在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多位分析人士均认为,这一规定将对大宗交易产生“致命性”威胁。
“针对近期监管层发布的减持新规,对我们所处的股权减持行业确实是非同凡响,短期看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上市公司及创始股东,减持套现受限、股东融资受限、上市公司再融资也受限。”一大宗交易人士表示,但从长远来看,并不会使定增、并购重组、大宗交易、可交换债等资本市场工具消失。
根据新规,大宗交易在连续90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不能超过公司总股份2%,即大宗交易一年可减持8%左右,而集中竞价交易一年仅能减持4%。
上述人士还认为,对于大股东和特定股东而言,新规下大宗交易比竞价交易每年有多一倍的减持比例,对有特定退出需求的股东而言,大宗交易会是更理想的方式,只是交易结构更为复杂而已。
目前,从各方反馈来看,虽然短时间会对大宗交易者产生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对市场各方均有显著的利好。但显然,对减持新规下仍“找漏洞”继续疯狂减持,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的的行为予以高度重视和警惕。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答记者问时就表示,修改后的减持制度将更有利于引导产业资本专注实业,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对投资者预期的影响,应该说皆是正面的。“无序减持、违规减持等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中小股东对公司经营的预期,也对二级市场尤其是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同时,产业资本的大规模减持,不但会令股市承压,危害股市健康发展,也会给整个宏观经济带来危害,使实体经济面临‘失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