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银行业不良贷款“双控”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上海银行(行情601229,诊股)业守住风险底线,严控不良。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80亿元,较年初减少24亿元;不良贷款率0.59%,较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创近4年来新低,上海银行业不良贷款“双控”走在了全国前列。
对此,上海银监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近年来,上海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一方面得益于上海经济转型升级效应的不断显现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得益于上海银行业不断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根据新问题、新情况、新方向,适时调整自身经营战略和风险管理理念,取得了良好成效。
随着上海市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转型效应进一步显现,“新经济”成为上海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引擎”。
“上海良好的经济转型发展趋势以及"四个中心"建设、科创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为上海银行业经营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上海自贸区建设相关政策支持还为上海银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上海银监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在上海经济良好运行态势的带动下,上海银行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强风险管控能力,有力支持了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
记者了解到,对于辖内银行业已经暴露的信用风险,上海银监局创造性地在不良贷款监测过程中,突出“一前、高频,一后、高效”工作机制。与此同时,上海银监局每年一季度都会组织辖内机构开展不良贷款情景压力测试,根据机构不良贷款压力测试结果和对风险形势的研判,指导各机构明确年末不良贷款控制目标,并按季跟踪工作进展。
近年来,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守住风险底线,积极开展不良贷款处置工作。
记者日前从工行上海市分行了解到,该行对不良资产精心筛选,定期向资产管理公司及社会投资者进行招商预推介,使得投资人可以提前介入,提高对资产的估值预期。
在中国信达(港股01359)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记者获悉,该公司创新探索不良资产经营模式和渠道,从单一收购转变为向企业与银行两端延伸,以不良资产收购为切入点,通过阶段涵养、嫁接资产等方式实现不良资产的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