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些年,金融机构用过的奇葩风控招数)
前一段时间,乐视员工信用卡额度被降至1元的消息在网络和朋友圈里被传的沸沸扬扬,有些人为此义愤填膺,也有人感慨:某银行的风控真给力,就是“尺度”有点大。
不过,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年,金融机构用过的一些奇葩风控招数,其脑洞大开指数可是远高于此。
不信,请看下面这四招“风控术”。
招数一 投资者里必须要有“本地人”
招数揭秘:一些信托公司或基金子公司的产品,尤其是地方融资平台类产品中,必须要有项目当地的投资者,否则公司不予产品成立。
招数详解:这一招的核心是,一定要有项目当地的投资者。为啥呢?一位信托公司风控负责人是这么说的:“一些地方的地方保护主义较重,一旦项目发生风险,当地投资者去举报或投诉融资方会更有效果,更有利于产品的顺利兑付”。
这位风控负责人话里的意思,不知道您听明白了吗?据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了解,对这一招的应用还是较为广泛的,特别是在地方融资平台类产品中,而且据说效果不错哦……
招数二 要融资,先买巨额身故险
招数揭秘:在信托融资业务中,信托公司要求融资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购买个人巨额身故险,保险的受益人是信托公司。
招数详解:在正式讲之前,先普及一个小常识。
在信托融资类产品中,融资企业实际控制人经常要承担“个人连带责任担保”,所以,对于信托产品的风控特别重要。
举个小栗子:
在2012年的时候,苏宁电器的老板张近东就承担过“连带责任担保”。
资料来源:用益信托网
再回到这个招数中来。知情人透露,之所以“发明”这一招,主要是当时那个项目特殊,融资方实际控制人年纪较大,一旦实际控制人去世,这个项目也面临“歇菜”。所以,为了稳妥起见,信托公司就想出了这个办法,据说保额高达2亿。
招数三 每周一场牌局
招数揭秘:地产公司实际控制人把一家四口护照、港澳通行证、结婚证、户口本押给某农商行,信贷经理每个周五晚上去这位老板家打一局麻将,只为做贷后管理。
招数详解:这看起来像一个段子,但真的不是。不过,这一招的难度系数相当高,以至于某银行金融街(行情000402,诊股)支行的童鞋表示:我也想要这样的客户!看来,信贷经理与信贷客户之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招数四 把风险控制在风控部以外
招数揭秘:这一招主要存在于业务人士的吐槽中,经常表现为业务部门与风控部门之间的“扯皮”。例如一位融资租赁业务人士抱怨称:“我们公司的风控是,你给他讲资产,他给你讲收入;你给他讲收入,他给你讲行业;你给他讲行业,他给你讲宏观;你给他讲宏观,他给你讲政策;你给他讲政策,他说我们要回归项目。说起来都是泪”。
在极端情况下,这一招表现为:对业务部门所报项目全部否定。其逻辑是:没有展业,就没有风险。
招数详解:对于这一招,业务部门和风控部门的看法截然相反。业务部门认为,风控部门是为了自己部门的小利益,牺牲业务部门的利益。风控部门往往认为,风控的一大职责就是抑制前台的业务冲动,给风险收益以更合理的定价。一些业务新人或新团队缺乏锻炼,未经过“大风大浪”,自以为项目风险小,其实并不然。
风控经理有话说:每一笔贷款背后,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上面的这些奇葩招数主要来自信托、银行。这并非是在“黑”这两类机构,而是非标资产的特殊性使然。
正如某信托公司风控负责人所言,信托、银行与公、私募基金需要防范的主要风险大不相同。公、私募基金投资的资产主要是标准化资产,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所以其风控更为标准化。而信托、银行经营的是非标资产,面临的主要是信用风险,情况更为复杂。
另一家信托公司的风控总监亦坦言,每一笔贷款背后,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做贷款面临的是一个个融资主体不同的信用风险,所以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见招拆招”。从过往的经验来看,一些“土办法”的效果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