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冰火两重天 数据告诉你冰有多“冷“火有多“热”)
受债券市场大幅走弱、新股发行节奏短期有所加快等不利因素影响,10月23日,A股市场主要股指普遍出现相对较大幅度调整。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市场个股“冰火两重天”的格局,再一次在指数回调中加剧。尽管前期部分投资者一直在质疑“机构在白马蓝筹中的抱团取暖不可持续”,但盘面现实却依旧是“一批个股继续上天,更多个股再度入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今日两市仍有不少个股股价再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另有接近一成个股的股价,创出年内新低!其中,甚至有数十只个股,创出2015年年中沪综指2850点以来的最低水平。
冰火两重天
截至10月30日收盘,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上证50、中证100、沪深300、中证1000指数等8个常用的大盘指数,2017年年初以来的年内涨跌幅,分别为+9.24%、+11.16%、+19.69%、-5.41%、+22.83%、+27.95%、+21.14%、-10.79%。其中,作为年内表现最好的指数和年内表现最差的指数,中证100与中证1000指数的简单算术差距高达38.74个百分点。
而从两市3000多只个股的涨跌幅统计来看,截至10月30日,两市3399只交易中的个股,只有1204只个股(股价前复权,下同)在2017年出现股价上涨,占比35.37%。其中个股年内涨跌幅度的中位数,则出人意料地为-10.39%。
来自财汇大数据终端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此外,今日两市还有82只个股,在今日创出沪综指2850点(2015年A股自5178点高位大跌后创出的全年低点,2015年8月26日创出)以来、近26个多月以来的股价新低。在这82只个股中,总市值最大的泛海控股(行情000046,诊股),其最新市值为405.82亿元;58只个股的总市值低于100亿元,占比约7成;这批个股的最新平均市值,则为93.45亿元。
两市部分股价创2850点以来新低的个股
如果将统计时段进一步拉长至10月份至今,则两市共计有106只个股股价在10月份创2850点以来新低、151只个股创2638点以来新低、291只个股创年内新低。也就是说,10月至今,有291只个股、即接近一成的个股在本月股价创出年内最低,而同期上证综指、中证100、沪深300的涨幅则分别为1.24%、6.39%和4.52%。
与此同时,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按照股价前复权,扣除新股及次新股,两市共计有104只个股股价在10月以来创出历史新高。其中,在今日两市主要股指普遍出现较明显走软的背景下,仍然有多达32只个股(扣除新股及次新股),在今日股价创出历史新高。
今日两市部分股价再创历史新高的个股
而从2017年年初以来的年内股价表现来看,包括新股在内,两市年内涨幅第一的寒锐钴业(行情300618,诊股),年内上涨1035.53%;扣除新股及次新股,涨幅第一的赣锋锂业(行情002460,诊股),年内涨幅则为214.74%。此外,两市股价年内涨幅超过100%(即年内股价翻番,按前复权统计)的个股,共计25只,最新的平均市值则为723.04亿元。
2017年年初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00%的个股
(数据来源:财汇大数据终端;个股统计去除新股及次新股,股价按照前复权统计。)
私募基金:乐见其成
对于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异常鲜明的分化特征,以及近段时间以来的进一步加剧,上海少数派投资创始人、总经理周良表示,目前使得市场持续追捧白马蓝筹的原因,主要在五个方面:
一是供求结构,这几年股票供应的增量几乎全部集中在中小盘,而增量资金需求却在大蓝筹;
二是筹码稀缺性,大蓝筹没有供应的增量,连存量也很有限;
三是交易对手行为,包括公募在内,绝大多数投资者还严重低配了大蓝筹;
四是估值,与全球市场相比,与A股历史横向对比,A股的大蓝筹还处于显著低估;
五是市场情绪,目前大蓝筹已经出现了赚钱效应,但还远远没有到高潮期。
只要这五个关键因素不发生变化,短期波动不会改变大蓝筹的长期趋势。
此外,周良还认为,任何一波长周期的行情都不会一蹴而就的,震荡反复是股市的基本特征,而本轮大蓝筹行情预计也将会如此。后期蓝筹板块出现季度甚至更长时间的调整,都有可能。而需要指出的是,对比于2009年到2015年的成长股强势周期,2011年中小创指数虽然出现35%的大幅调整,但随后却又继续以更大幅度上涨。
上海联创永泉基金经理杨琪则表示:
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持续的个股剧烈分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价值投资主导市场运行的体现。一方面,今年A股的增量资金主要以机构为主,而机构整体还是会偏好价值投资风格,青睐低估值白马蓝筹品种。另一方面,在私募公募等主要资管机构中,今年做题材、追故事、讲概念的投资机构,普遍投资收益较差;而凡是坚持做价值投资的机构,则普遍都有20%以上的投资收益。这种良性循环的延续,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这种市场个股分化的趋势。
该私募投资人士同时表示,整体而言,“业绩为王”、“估值为王”的理念,仍会长期深入人心。
此外,杨琪还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