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济稳中向好趋势明显 专家建议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多位专家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上表示,今年稳中向好趋势明显,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展望明年,经济增速或略低于今年,经济企稳的基础在于重大基础性改革的出台。
经济进一步企稳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看来,中国经济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是创新,东部沿海以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研发强度已经超过经合组织成员平均2.4的水平,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二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指标明显好于总量指标;三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比重开始上升。
从近期宏观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在从速度向质量转变的同时,也进一步企稳。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中国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牢。他表示,中国经济企稳的基础依然在于重大基础性改革的出台,而不是目前简单的稳增长政策。
刘元春认为,稳投资应处在核心的位置。实体投资回报率过低不仅是一个周期性现象,更重要的是源自重大系列改革的缺位,启动民间资本的系统方案应包含大量基础性的中期导向的重大改革。一是从投资型政府转向民生政府;二是国企投资体系和利润使用应当进行战略性重新定位改革,非自营业务投资必须严格限制;三是各类管制要重新梳理;四是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市场化改革须深化。
有能力应对风险挑战
“经济增长和(港股00001)金融扩张是正相关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金融会以比它更高的速度扩张;反之当经济增长持续下行时,金融会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认为,目前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点多、面广,违法违规乱象较多,结构失衡,脆弱性上升。
之所以出现这些危机,李扬认为有四类原因。一是周期原因。我国经济金融经过上一轮扩张后进入下行清算期,对金融提出重大挑战。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循环不畅。三是金融监管还未适应。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扩张。李扬表示,我国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来战胜风险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在经济增长和风险防范上,一定要掌握好度。很多国外金融机构的建议是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以为这样就会减少风险,但实际上却不一定。”
从新货币政策框架的视角来看防范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认为,主要有四方面,一是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应共同应对金融周期。二是货币政策的工具。中央银行不应当仅调控短期利率,也应调控长期利率。三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应当保持在金融稳定方面的公信力。四是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防范跨境资金流动的风险,一方面需要提高汇率的灵活性,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对资本流动进行宏观审慎的管理。
另外,加强房地产领域风险防控也是重中之重。余永定认为:“政府尽力维护房价的稳定,这涉及政府信用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应少用货币手段,多用其他手段,包括财政手段和行政手段等。希望尽早引入房产税,以此来维持房地产价格的稳定。”
汇率改革有望推进
对于明年汇率改革是否可以一步到位,专家认为,仍需要一段时间,等待机会来逐渐推进改革的进程。“明年汇率改革会有推进。”高盛高华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宋宇表示,今年是比较特殊的情况,年初压力较大,但从预期看,人民币汇率有保持稳定的态势。
在渣打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丁爽看来,人民币汇率在未来2-3年内或能实现轻度管理的浮动。今年人民币汇率指数在92-95之间波动。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波动性或有所增大。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表示,汇率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
余永定则认为,汇率改革要尽可能快地完成,这样才能扩大资本跨境流动的自由度,并在美联储加息的条件下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