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产纯电动车挑战特斯拉 2018年迎量产考验)
从2017年年初在美国CES盛大亮相到如今几乎深陷停滞的FF91,再到小鹏、车和家、威马、蔚来等产品的陆续亮剑,它们的不同境遇可谓描绘了新造车企业2017年的最佳画像。
自2014年特斯拉这条“鲇鱼”进入中国市场后,确实点燃了一批传统汽车人的造车热情。他们纷纷抛离原有岗位,在新能源汽车大潮即将来临之际另起炉灶,企图在新能源汽车上实现弯道超车。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统计,目前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传统车企就已经超过了200家,总体产能规划已经超过500万辆。
然而,在追求销量的同时,目前新能源汽车最缺乏的仍然是质量的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早前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汽车市场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是主要现象。因此,这正好给了一批新造车企业机会。
可以预见的是,2017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全面超越2016年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随着“双积分”政策的推动,企业对新能源造车的热情将持续不减。而对于那些一直高呼着要超越特斯拉的新造车企业来说,也将迎来巨大的机会。
新造车运动热潮
2014年,特斯拉开始高调进入中国市场,后来随着工信部向民间资本放开电动车生产资质,中国掀起了一轮声势浩大的新造车运动,那时游侠、乐视、蔚来、FMC、威马、前途等一批新造车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于中国消费者的眼前。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新造车企业已突破60家。
两三年过去,虽然很多先行创业者在这场运动中前赴后继,但这并没有阻挡后来者要入局的决心。
可以看到的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新造车运动背后,是各路资本的博弈。早前继腾讯投资蔚来、百度投资威马之后,阿里巴巴入局小鹏汽车的传闻也终于落地。随着BAT全面进入新造车领域,竞争帷幕将被缓缓拉开。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蔚来和威马两家的融资金额已逾百亿元人民币,同时,他们的首款量产车型也即将在明年投放市场。
事实上,这样的造车速度已全面超越了特斯拉。要知道从2003年成立到发布第一辆可以用来量产的Model S,特斯拉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而蔚来汽车从2014年11月宣告成立,到2017年12月ES8开启预定,其用了3年时间内蔚来便完成了从设计到量产的一系列过程。
而跟蔚来有着几乎同样进度的,还有威马汽车。这家由汽车“老将”沈晖创办的新造车企业,正寄望通过自建工厂的方式,来确保交付到消费者手上的旗下首款车型EX5的质量。
蔚来和威马的交付进度或许正让戴雷多少会感到压力。事关被戴雷压下重注的拜腾汽车,也正力争在2019年交出自身的首份答卷。
然而,留给戴雷的时间并不充裕。按照最快18个月的工厂建设周期,同时按新车需要在2年之内完成产品平台的全套开发和车型量产化工作,拜腾计划在2019年交付量产车型的节点实则非常紧张。
按照设想,特斯拉2017年将冲击10万辆的销售目标。但受限于MODEL 3的产能,特斯拉在未来多久才能实现盈利仍然得打上问号。因此,时下这正好给予这批新造车企业们一个充足的市场空间。
正如蔚来ES8、威马EX5以及小鹏汽车等,都纷纷把产品定位面准了MODEL 3,企图用强大的产品力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来抢占未来意欲购买MODEL 3的潜在消费人群。
可以预见的是,由特斯拉“撕开”的这道口子将会越来越大,虽然特斯拉将要国产的消息一直此起彼伏,但悬而未决的结果正好造就了更多的市场机会,这批新造车企业与特斯拉之间的决斗,2018年也将正式展开。
答卷时间2018
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将登上2018年美国CES电子消费展舞台的,除了拜腾汽车之外,还有小鹏汽车。2017年年初,由乐视汽车CEO贾跃亭一手操办的那场FF91发布会仍让人记忆犹新,但一年过去,乐视汽车的造车梦似乎已走到了尽头。
在2018年的CES上,小鹏汽车2.0版本将会进行首发亮相,同时这家以“自动驾驶为核心命脉”的企业, 也将于2018 年、2019 年推出的前两款车型量身定制—“可量产、可生长”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而这对于2018年将进行B轮融资的小鹏汽车来说,或是决定命运的一场展示。
另一方面,除了蔚来、威马和小鹏汽车之外,由沈海寅创办的奇点汽车,也是把旗下车型大批量产的时间节点定在2018年。
沈海寅强调,续航能力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地方之一,也是电动车需要重点攻关的环节,更理想的行驶距离和更便捷的补充动力方式,将是推动电动车普及的关键。基于此,奇点汽车在其首款产品奇点iS6的设计中,强调了三电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使奇点iS6在NEDC标准下够达到了400KM的续航能力,同时配备了便捷的充电设备。
毫无疑问,充电配套方案将是这批新造车企业最终能否生存下来的关键。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认为,用户在3分钟内通过蔚来换电站完成换电的方式,将能极大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此外,蔚来还发布了移动充电车、专属桩以及超充网络等整体加电解决方案。到2020年,蔚来计划在全国建设超过1100座换电站,同时投放超过1200辆移动充电车。
“十年后电动车的充电方式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革,这个变革随着技术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在威马做的阶段里面,我们还会继续和各个充电运营商,只要是优秀,为用户能够提供充电服务的,愿意和进入到我们这个平台的我们都联系,因为我们本身都是开放的平台。”威马汽车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充电设施普及这方面,还是希望与一众合作伙伴联手攻关。
事实上,在特斯拉刚入华之际,其充电方式便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充电设施协会统计的最新数据,目前特斯拉已在国内建设充电桩718台。同时按照其规划,2018年之前,将完成覆盖中国170个城市的超过1000个特斯拉超级充电桩的设置。用了3年多的时间,特斯拉才算基本解决了消费者的痛点,但对新造车企业来说,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