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PPP项目违规举债担保 相关政策即将落地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包兴安 2018-05-27 23:25: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14个PPP项目违规举债担保 相关政策即将落地)

2018年是PPP模式规范发展关键年,目前全国开展PPP项目库集中清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稳步推进PPP的重要信号也陆续发出,专家预计,立法、信息披露、专项投资支持等相关PPP政策将于今年进入落地期。

近日,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韩斌带队到PPP明星企业东方园林调研时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动和配合PPP条例及配套政策体系的制定完善,大力支持融资创新,加快信息系统建设,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数据和信用支持,强化履约信用和规范运作,切实发挥PPP提质增效作用。

财政部PPP专家库专家、360金融PPP研究中心投资总监唐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严控财政风险以及“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多重要求下,PPP领域的顶层规划正在加速完善,主要监管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符合我国国情且能够带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高质量发展“中国式PPP”模式也在日趋成熟。

唐川表示,种种迹象亦表明,立法、信息披露、专项投资支持等相关PPP政策皆将于今年进入落地期。待整体调整完成之后,更多具有市场生命力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将被催生出来,同时更为精品化的项目库能够使PPP项目资产更受大型金融机构的青睐,也能够令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工作可以更为顺利地推进,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在PPP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违规操作风险。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各地累计清理退库项目1695个,涉及投资额1.8万亿元;需要整改项目2005个,涉及投资额3.1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清理的项目中,14个PPP项目涉嫌违法违规举债担保,未按规定开展“两个论证”的217个。

唐川认为,管理层当初提出PPP模式的时候,希望其可以即促进地区城镇化稳定发展,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品质,但是部分急功近利的市场参与者只是将其作为基础设施项目“分期付款”的一种手段。为防止PPP演变成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财政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将地方政府违规举债的“空子”堵死。对于地方政府主动出手控制地方债务总量,谨慎处理隐性债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财政承受能力10%是一条硬性约束的红线,监管部门对PPP入库项目的支出责任将不断强化。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财政承受能力10%的限额有力控制了各地PPP项目的数量、规模,但部分市县支出责任已超出限额,需引起警惕。下一步,将加快建立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监测预警体系,对超过10%限额的地区暂停新项目入库。

地方层面,江苏省财政厅日前发布通知,对全省10个市县部署开展PPP财政支出责任检查;云南省财政厅发布办法,强化财政承受能力论证10%“红线”的硬性约束,推进PPP项目规范实施。

唐川表示,客观评估财政承受能力对于PPP项目和政府方、社会资本方而言都是控制风险的有力手段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各地地方政府并没有严格执行“10%红线”的要求,甚至通过同期推出多个项目,抬高未来财政支出预期等伎俩绕开此项管制。未来“10%红线”控制措施将会极为严格地执行。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ST东园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