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蒜价跌破成本线:打起心理战 蒜农不卖、蒜商不收)
“现在的价钱太低了,要是不着急用钱,估计都不会轻易出手卖货,要是卖了铁定赔钱!”山东金乡县蒜农耿大叔感慨道。
辛辛苦苦忙一季,到了收获时节,蒜农等来的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着实令人心酸的价格。数据显示,6月以来,山东金乡县大混级大蒜价格为1.15元/斤左右,同比下跌约43.14%。低迷行情下,蒜农普遍惜售,蒜商多数也处于观望状态,两者之间玩起“心理博弈战”。
业内人士表示,蒜价大涨大跌有规律可循,“蒜周期”一般持续时间为三至五年,建议蒜农利用专业的互联网平台,及时关注大蒜种植动态,调整种植结构。同时,完善深加工产业,拉长产业链,拓宽大蒜销售渠道,以及完善大蒜保险体系,增强蒜农抗风险能力。
蒜价持续低迷
“现在大蒜的批发价比去年还便宜,我们店里需求量比较大,准备找合适机会再囤一些。”聊起最近的菜价,北京地区一家重庆火锅店老板说,去年以来,蒜价整体比较便宜,相比2015年的高位,现在的蒜价“很亲民”。
中国证券报记者昨日查看京城“菜篮子”北京新发地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批发市场信息了解到,6月25日,普通大蒜每斤平均价为1.5元,普通新蒜每斤平均价为1.4元,而在2017年6月25日普通大蒜、新蒜每斤平均价分别为3元、1.95元。
而在大蒜主产地,蒜价更是低廉。国际大蒜贸易网数据显示,6月初以来,蒜价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走势,目前山东金乡大混级价格为1.15元/斤左右,同比下跌54.9%。
不仅如此,市场上更是传出山东产区新蒜收购价每斤跌破1元的消息。此外,一些当地人在计算种植收益后,认为以当前的蒜价卖货就是赔钱,不意愿再搭入人工成本去采摘,因此也导致当地的田间地头出现成片未收获的大蒜枯萎、倒伏。
“今年新蒜自上市至今,价格一直呈现下滑趋势,主要在于此前连续几年蒜价大幅涨价,吸引蒜农积极扩种,造成今年新产大蒜供应量较去年继续增加。”山东卓创资讯分析师崔晓娜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国际大蒜贸易网创始人李继锋也表示,影响大蒜价格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供需关系。“今年蒜价低迷的主要原因就是供应量偏大。”
据国际大蒜贸易网统计,2017/2018年度全国大蒜面积同比增长约8%,各地大蒜单产或增或减总体基本持平,再加上库内老蒜剩余量为近年最大,使得今年新蒜初上市就面临供应充裕局面,价格持续走低。
蒜农蒜商展开“心理”博弈
与消费者的愉悦截然相反,新蒜价格的持续低迷,导致蒜农普遍惜售,蒜商多数也选择观望。
“由于新蒜价格已经回归到近几年低位,出售价格尚不够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的种植成本,蒜农卖货意向不高,出货速度较往年偏慢,其中一部分人在捂货等待行情好转,一部分人开始有序逐步出货。”李继锋表示。
崔晓娜表示,蒜农对于今年蒜价态度悲观,在新蒜入库前期,蒜农惜售情绪强烈,多数意向蒜价上涨。而蒜商去年亏损幅度较大,今年参市交易尤其谨慎,大部分存储商表示今年蒜价不到其心理价位0.70-0.80元/斤就不会进入市场收货。
多年来,我国大蒜市场一直都依靠冷藏来缓解市场供求矛盾、调节市场价格,这种蒜也被称为“库蒜”。然而,近两年来,以往屡试不爽靠囤货致富的蒜商却打错了如意“蒜盘”。
国际大蒜贸易网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大蒜入库总量在340万吨以上,库存量之大超过历年纪录,经过将近一年消化,在一些主要产区仍有库内蒜在销售。
“由于2017年的储存商元气大伤,2018年新蒜上市后,蒜商态度并不热切,基本以按需求订货为主,库内收储更是慎之又慎,收货的心理价位普遍较低,多数人仍在持币观望。”李继锋表示。
数据显示,当前库蒜价格整体较低,交易价格参考0.60-0.80元/斤。随着新蒜供货量增加,库蒜交易逐步收尾,当前仅少数蒜米加工企业按需挑选合适货源。
“囤蒜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赶上好的光景,确实能挣不少钱,不好的时候,赔钱也是常有的事情,甚至还会血本无归。”一位不愿具名的大蒜储存商说道。
如何规避“蒜周期”困扰
实际上,大蒜市场有这样一种说法:高一年,低三年,稳三年。蒜价的大涨大跌也会对蒜农及百姓的生活带来影响。
农产品市场的天秤一端连着生产者,一端连着消费者,“菜贱伤农”、“菜贵伤民”,如何才能有效规避价格大涨大跌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
崔晓娜表示,“蒜周期”中,蒜价大涨将会给蒜农带来丰厚收益,蒜价过低则对蒜农造成损失。若要规避价格大涨大跌的波动风险,蒜农必须了解“蒜周期”出现的根本原因。
“蒜价大涨大跌有规律可循,一轮‘蒜周期’的持续时间一般在三至五年。蒜农种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一般在蒜价上涨时,会扩大种植面积,造成第二年总量大增;在价格大跌时,一般会减少种植面积,造成第二年总量下降。”李继锋表示。
崔晓娜建议,蒜农在蒜价过高时不要跟风扩种;在蒜价过低时亦不能盲目少种,可以选择几种作物搭配种植或实行轮作方式。
有业内专家指出,蒜价大涨大跌与市场信息不对称有关。要避免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各级政府与行业协会应通力合作,建立市场预警和应急机制,引导措施应从种植前开始介入,把各种有用信息提前告诉生产者。
国际大蒜贸易网分析师也认为,降低“蒜周期”对蒜农的影响,应该利用好专业的互联网平台,及时关注大蒜种植动态,调整种植结构。在完善大蒜市场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大蒜深加工产业,拉长产业链,拓宽大蒜销售渠道,提高大蒜附加值。此外,应完善大蒜保险体系,增强蒜农抗风险能力,降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