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凭证产品受热捧 保本属性是根本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王思文 2018-06-28 07:55:4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收益凭证产品受热捧 保本属性是根本)

至4月底其存量规模已达4611.59亿元

收益凭证在券商理财产品中独有的优势已是众人皆知,该类产品不仅深受机构机构投资者喜爱,个人投资者的购买热度也持续不减。

6月2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证券公司已累计发行9856只收益凭证,累计发行规模达2419.89亿元。从存量规模来看,今年4月底为4611.59亿元,相较2017年年底下降6%。

不过,收益凭证发行规模自今年以来呈持续增长趋势。4月份的发行规模为712.98亿元,较前3个月均有所增长。从发行商来看,截至4月底,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港股06837)已新发行1215只收益凭证,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港股06030)的发行规模达238亿元,分别在发行数量和规模上夺得榜首。

4月底存量规模

达4611.59亿元

6月2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证券公司已累计发行9856只收益凭证,累计发行规模达2419.89亿元。回顾去年证券公司收益凭证发行情况,去年发行规模持续维持高位,单月发行规模也在去年12月份达到最高点,去年全年收益凭证累计发行22252只,发行规模8182.66亿元。在彼时火爆发行的前提下,今年单月平均发行规模仍保持与去年基本持平。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券商收益凭证发行主要有两个发行场所,分别是报价系统和柜台市场。自去年收益凭证在市场火爆发行后,报价系统中单月收益凭证发行规模于去年11月份创新高,柜台市场中单月发行规模于去年12月份创高点,两者同时推动收益凭证发行规模,在2017年年底创下年度新高。不过,今年年初开始,收益凭证发行规模显著回落,今年1月份发行规模较去年12月份减少37.58%。

随着备受关注的资管新规落地,收益凭证因其“保本特性”,在年内再次受到市场热议,从发行规模来看,也在呈持续增长趋势。

证券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证券公司新发行收益凭证共2631只,发行规模712.98亿元,较3月份增长15.25%,较2月份增长67.59%,较1月份增长7.57%。发行规模持续增长趋势明显。

其中,通过报价系统发行收益凭证682只,发行规模为249.59亿元,占本月发行总规模的35.01%;证券公司柜台市场发行收益凭证1949只,发行规模为463.39亿元,占比64.99%。两大收益凭证发行场所占比情况变化不大。

另一方面,收益凭证因其发行期限较短,每月兑付金额也较大,收益凭证的存量规模呈下滑状态。具体来看,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收益凭证兑付本金642.96亿元,是当月新发行规模的90.18%,由此计算,4月份新增存量规模为70.02亿元。年内存量规模(截至4月底)为4611.59亿元,相较2017年年底下降6%。

不过,今年单只产品发行规模相较去年却缩减明显。记者了解到,今年前4个月,在报价系统发行的收益凭证单只发行规模平均为0.32亿元,而去年年底该数据为0.42亿元;在证券公司柜台市场发行的收益凭证,单只发行规模平均达到0.22亿元,去年年底为0.36亿元。单只产品发行规模的缩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券商发售收益凭证的热度。

海通证券已新发行

1215只收益凭证

事实上,不仅收益凭证发行规模正在持续增长,二级市场的销售情况也十分火热。

一家大型券商理财规划师在向《证券日报》记者推荐理财产品时表示:“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购买理财产品时,收益凭证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首先它的起购金额都是5万元,多为短期理财,大部分产品期限在3个月至6个月之间。在产品选择上,如果偏保守,可以选择有本金保障的固收型收益凭证,7天定期能达到6.4%的发行利率。此外还有浮动收益类收益凭证,这类产品有些与黄金、股指挂钩,收益率有可能达到10%以上。”

对此,本报记者查看了几家券商APP发现,确实有数只浮动型收益凭证产品在售,收益方面大多显示“年化利率在1.5%-12.5%之间”,吸引不少投资者的关注。

这样的券商理财产品在券商APP中屡见不鲜,由于收益凭证属于券商表内负债,今年以来,多家券商积极发行收益凭证,以供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多项选择。

《证券日报》记者据证券业协会公布的场外证券业务开展情况报告统计了解到,今年前4个月,收益凭证发行资金规模位居前三位的是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以及国泰君安(行情601211,诊股)(港股02611)证券,前4个月发行规模分别为238亿元、216亿元、156亿元。榜首中信证券的收益凭证发行规模已连续16个月位居券商收益凭证发行规模前十强。除此之外,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的发行规模排名亦长期位居前列。

收益凭证发行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券商还有中国银河(行情601881,诊股)(港股06881)证券和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证券(港股06066),发行规模分别为144亿元和133亿元。这5家券商中,海通证券的发行只数遥遥领先其他券商,前4个月已发行1215只收益凭证产品,发行情况火热。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信证券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