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3年汇改红利:企业换汇居民出国更方便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汇非常短缺,美元可以说是一元难求,甚至连当时老百姓(行情603883)的外汇汇款都被看成重要的外汇来源。”交通银行(行情601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近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道,“当时,由于国家外汇稀缺,为了鼓励外汇流入,国家除了用人民币等值兑换老百姓手中的外汇之外,还会额外给一定数量的外汇券。这种外汇券相当于优惠券,持有它,可以去特定的商店购买进口商品。这在当时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
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城乡居民都可以持有外汇,无论是出国留学、旅游都可以方便地兑换外汇,可谓今非昔比。同时,国内到处都可以买到进口商品,外汇券也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这在改革开放初期是想都不能想的事情。”连平感叹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汇改的步伐也从未停歇过。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始于2005年,“中间价”和“波动幅度”是中国特色的汇率形成机制的两大组成部分。2005年汇改结束了人民币长达10年的“固定汇率体制”。从那时起,人民币汇率总体上经历了“对美元单边升值”和“开启双向波动之旅”两个阶段。
2015年8月11日,央行启动新一轮汇改,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相对稳定,双向波动的特征更加明显。
“汇率变动对一个国家的房市、股市、债市都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汇率是我买卖股票的一个重要参考变量。”一位有着18年股市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汇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市场价格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我国有管理的汇率形成机制,对于稳定人民币汇率和防止汇率风险有着重要意义,也是确保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8·11汇改后汇率趋于稳定
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提升,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
从那时起,央行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结售汇相关规则。中间价形成机制从参考市场汇率到2015年年底增加CFETS一篮子货币指数,再到2016年年底进一步扩充一篮子货币种类,再到2017年5月底引入逆周期因子,最终形成“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逆周期调节因子”的新机制。
业内人士表示,8·11汇改后,当外汇市场面临较为严重的非理性行为时,央行及时运用包括外汇风险准备金和逆周期因子在内的政策组合拳,打破了人民币对美元单边贬值预期,防止人民币进一步偏离合理水平。
而自去年9月份以来,央行又相继取消了汇率风险准备金,将逆周期因子调为中性。业内人士认为,将央行逆周期因子调为中性,是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已基本成熟的一个标志。
“基本稳定是近两年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特点。”连平表示,整体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在1:6-1:7之间,区间波动幅度在10%上下。从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来看,人民币处于相对稳定态势,这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总体来看,对一个开放度比较高的国家来说,汇率不要出现趋势性的贬值,也不要出现趋势性的升值,能够在一个合理均衡水平上下波动,保持相对稳定,这也是当前人民币汇率政策所追求的目标。”连平表示。
企业避险意识不断增强
对于企业来说,经历过一次次的汇改,也从中积累了丰富的防范汇率风险经验。随着汇改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学会了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避险。
“汇率稳定有利于涉外经济部门有效地管理经济活动成本,更好地提升对外活动的规模和水平。”鄂志寰表示,汇率稳定不等于汇率水平长期不变,而是在浮动汇率制下,通过建立完善的外汇市场体系,提供足够的对冲手段,实现汇率稳定的目标。
“公司在过去两年遇到了很多次汇率波动风险。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测更加市场化了,难度增大了。为此,公司对远期锁汇和期权等金融产品的需求增多,汇率风险管理成本也在增加。”宇通客车(行情600066,诊股)海外市场部副部长常浩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位于福建省石狮市的斯曼郎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鸿财近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公司作为当地的服装外贸企业,目前主要采用人民币直接结算的方式来规避汇率风险。据了解,目前石狮市采用人民币进行直接结算的出口企业显著增多。
针对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走软,吴鸿财表示,人民币汇率短时间走贬,对外贸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是利好,企业可获得更多的营业外收入。但长期来看,汇率是震荡起伏的,短期的收益不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企业更看重的是出口产品在目标市场的竞争力,能否提振当地的消费需求才是一个企业长远的考虑。
连平认为,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在一定区间内波动,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有利的。汇率波动相对小些,企业定价比较方便,交易成本也可以小一些。
在连平看来,国际上汇率避险的各种衍生工具已很成熟,只要企业愿意付出一些成本,汇率风险是完全可控的。但目前使用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企业仍然较少,这就导致金融机构提供衍生品服务的费用偏高。待规模壮大后,金融机构之间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定的竞争,那么价格就会相应下降。
在汇改与汇率稳定性间
寻求新平衡
下一步汇改将从哪些方面发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此,连平认为,应从五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优化中间价报价机制,逆周期因子必要时仍可以使用;二是扩大汇率波动幅度,增加汇率弹性,未来可逐步扩大到3%至5%;三是扩大外汇市场交易主体范围,目前场内外资机构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拓展,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四是丰富交易的产品种类,特别是增加衍生品种类;五是平衡市场的供求关系。
自2005年我国启动汇改以来,已先后三次调整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日间波幅区间。第一次是2007年5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日波动幅度区间从0.3%扩大至0.5%;此后于2012年4月16日和2014年3月17日分分别将人民币波动区间扩大至1%和2%。
在鄂志寰看来,未来需要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与汇率稳定性之间将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寻找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
鄂志寰认为,经济基本面将在人民币汇率形成过程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和金融市场持续稳定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持续稳定的基础。与此同时,资本项目引起的跨境资金流动将逐渐超越贸易项目,成为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另外,鄂志寰认为,美元指数强弱仍是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外部压力来源。近年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势表明,人民币汇率仍然在尝试与美元走势脱钩,展开自身的独立走势。2018年年初美元呈现跌势,近期出现逆转,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态势也将调整为趋势性波动,波幅显著小于美元指数的变动。中期目标仍然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