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几家抬助力小微:定向降准未完待续 或继续出台新政策)
由于小微企业风险相对较高,金融机构为其服务往往动力不足。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内在动力的关键在于加强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激励和引导银行业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随着前期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未来仍有可能继续出台定向降准措施,为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提供正向激励。
引导专业化金融机构参与
“小微企业发展难在两方面:一是由于自身实力弱和发展能力有限,经营风险较高。二是小微企业融资不足。”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坦言。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小微企业往往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担保物和抵押物,财务制度不健全也加剧了与商业银行的信用信息不对称。银行审贷成本偏高,造成商业银行特别是大中型商业银行在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过程中难以达到互利互惠。
“需要激励更多的银行参与到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中,使商业银行在竞争民企客户、小微企业客户的过程中主动提高服务质量。由于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较高,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离不开政策的激励和引导。”兴业研究宏观分析师郭于玮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手段为商业银行发放小微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在小微企业贷款作为MLF抵押品时提供优惠的折算率、鼓励小微贷款资产证券化,提高小微贷款的流动性。
王青认为,当前可鼓励部分民间金融机构向专业化小型银行转变。比如,可以发起或者参与建立小型村镇银行,定向服务本地小微企业。随着更多专业化金融机构参与市场竞争,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市场内生动力就会显著加强。
从金融机构自身看,曾刚表示:“小微企业发展是一件中长期的事,收益也需要看长期,但目前很多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较为短期,更多考虑的是与当期业绩贡献挂钩。未来若要建立银行和企业间长期关系,在绩效考核上需立足长远,适度降低对短期财务指标的过度关注,为稳健增长类指标赋予更多权重。”
不断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在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服务的同时,也需做好风险防控,不断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在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平均寿命短的客观情况下,在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看来,商业银行应及时更新小微风控理念,借助大数据和金融科技手段,加强小微企业风控能力,建立市场化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商业可持续模式。
具体来看,赵亚蕊指出,一是要加强数据支撑。数据是支撑风控能力提高的核心要素,商业银行在成立专门数据管理部门的基础上,着力打通内部数据,并积极拓展电商、运营商、公共服务等外部数据。
二是要加强科技运用。对小微客户进行精准风控和营销的前提除了数据,还要有强大的科技平台支撑。只有有了完善的科技平台,才能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目标客户、潜在客户、正式客户、边缘客户、流失客户进行分类分层分级,加强风控管理等精细化管理工作。
“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短、风险溢价高,因此除了表内信贷,还需要发展多元化的、适合于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郭于玮举例称,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出资支持市场主体设立政府引导投资公司,为小型企业提供股权或长期限债权融资。在出资过程中,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可以对投资企业规模、行业等进行引导。
从覆盖风险角度看,曾刚表示,按照商业化原理,金融机构需用利率覆盖风险,这意味着融资成本会非常高,可能超出小微企业承受幅度。因此,必须要有财政资金介入,不追求回报,用这些资金帮助分散小微企业风险。如此,可以在降低商业性金融机构风险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实际融资成本。另外,商业性或政策性等保险机制的引入,也是分散风险的方法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赵亚蕊认为,由于小微企业风险更高,在同等情况下,不良资产暴露的概率更大,因此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应当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资本占用、拨备提取及在不良资产转让重组方面可以考虑出台一些优惠政策。
料还有定向降准措施
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五部委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明确,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此前,央行也和全国工商联联合召开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等。这些都意味着,服务小微企业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等“几家抬”,激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畅通政策传导机制。
王青表示,前期定向降准等措施带来了充裕的市场流动性,但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效果尚待进一步释放。当前监管层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打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引导“宽货币”向针对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的“宽信用”转变。短期内监管层或将通过强化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与小微信贷投放挂钩的机制,引导信贷流向;随着前期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央行有可能继续出台定向降准措施,为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提供正向激励。
“考虑到降准一次性释放的资金规模较大,为避免降准对流动性的扰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更有可能以置换MLF的方式降低准备金率。”郭于玮称。
曾刚强调,“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线是结构性而非总量的。客观上,小微企业融资匮乏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性转变,未来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着力点之一。但货币政策仅仅是服务小微企业中的一环,还需做好包括监管政策、风险分担制度、业务模式创新、财税政策等一系列工作,共同做好对小微企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