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体经济新十条 减负2000亿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潘展虹 2018-09-18 11:47:5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根据第三方评估调研结果,全省抽样的15个地市中,该政策去年实施效果较好,如佛山可降低用电成本21亿元,珠海约为14亿元,清远约为6亿元。

(原标题:广东实体经济新十条 减负2000亿)

9月10日,广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下称“实体经济新十条”)。这是在去年出台“实体经济十条”基础上修订的,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表示,相关部门将在三个月内出台政策细则,21个地级以上市三个月内修订有关政策措施。

这被视为广东制造业的一场“及时雨”。省经信委发布的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订单指数、生产指数均下降。受订单下降影响,原材料库存出现上升,企业用工持续下降。

在此背景下,“实体经济新十条”意在为企业做实“减法”。根据省经信委早前向时代周报记者提供的书面回复显示,去年8月实施“实体经济十条”,截至今年6月,累计为企业直接减负约963亿元。

降成本仍存在优化空间,例如降低用地成本、物流成本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不够理想等。今年6月,广东省11名人大代表“约见”6个政府部门时提出,实体经济降成本政策有待强化。“实体经济新十条”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官方测算,政策落地实施后,至2020年可累计为企业直接降成本超2000亿元。

广东已连续三年专门出台类似的降成本政策,支持实体经济。“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会在不同时期面临新的痛点、难点。”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谢泓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有利好政策推动会提振企业信心。

电价降五分 企业省亿元

像广东华昌铝业有限公司(下称“华昌铝业”)这样的用电大户,预计今年光是电费就能节约700万元。“这是实实在在的降成本。”华昌铝业副总经理武卫社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用电成本是制造业企业一笔颇大的固定开销。以华昌铝业为例,其主营铝型材加工,日常加工生产形成大量废弃物。为实现绿色生产,华昌铝业投入了3000万元更换环保设备,将原有的燃煤熔铸生产线升级为全天然气的熔铸生产线,生产所需的能源就是电和气,自然成为能源需求大户。

供电改革在2016年拉开大幕。彼时,想参与改革的准入门槛还有点高:工业用户得达到8000万千瓦时,商业用户为5000万千瓦时。按此标准,年用电量约5000万千瓦时的华昌铝业还算不上用电大户。去年,门槛逐步降低。“实体经济十条”要求扩大售电侧改革试点,引进了售电公司及一般用户,准入门槛降低为工业用户5000万千瓦时,商业用户3000万千瓦时。

华昌铝业的用电成本因此下降。“与电厂直接签订协议,每度电优惠5分。”武卫社说,别小看这几分钱,去年用电成本就节约了500万元,“今年优惠力度更大,用电成本还能再降。”

这不是孤例。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去年用电量达18亿度,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降低用电成本约1.07亿元,平均每度电降价约5.85分,今年优惠力度加大,平均降价约6.28分。阳江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每年约使用13亿度电,预计可节约1.44亿元。

降低用电成本是企业在“实体经济十条”中对降成本最有感的政策。根据第三方评估调研结果,全省抽样的15个地市中,该政策去年实施效果较好,如佛山可降低用电成本21亿元,珠海约为14亿元,清远约为6亿元。

“实体经济十条”实施以来,至今年6月累计为企业直接减负近千亿元。减负还在进行中,具体体现在,去年城镇土地使用税实现减税39.72亿元,车船税降至法定最低税额;截至7月,全省183宗地享受优先发展产业地价优惠政策,为企业节省用地初始取得成本82.53亿元;停止审批新的普通公路收费项目,取消大型桥隧以外的9条普通公路项目收费;建立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

可以说,“实体经济十条”出台后,在降低企业负担、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营造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成效。在省十条出台后,20个地市随之出台地方版“实体经济十条”,其中佛山、清远、中山等实现部分政策“省、市、区叠加”。

升级加法和减法

在“实体经济十条”的助推下,广东实体经济仍有压力,尤其是制造业。

广东8月PMI为49.3。PMI是根据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得出,能反映一段时期经济情况。通常而言,PMI在50以上,意味着制造业总体在扩张,反之亦然。8月是广东PMI近两年来首次跌在50以下。

制造业在负重前行。“实体经济新十条”如一场“及时雨”,重点围绕基层和企业反应较强烈的用地保障、用地价格优惠、工业厂房分割登记、项目审批等深度改革,做好“减法”和“加法”。省经信委副主任吴育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实体经济新十条”进一步聚焦企业发展面临的新痛点、新难点,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难、建设慢,实体企业用地难、用地贵、生产成本高等突出问题,推出力度更大、作用更精准的创新性举措。

用地成本算是其中之一。“实体经济十条”鼓励市、县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政策,对于采取弹性年期出让供应工业用地的,可按照出让年期与工业用地可出让最高年期的比值确定年期修正系数。这正是第三方评估报告中政策执行稍弱的一项。“缺乏明确的工作指引,导致措施无法及时有效落地,如弹性出让土地方面,如何界定具体执行的年限标准。”评估报告如是说。

“实体经济新十条”对此作明确指引,提出工业用地出让最长年限为50年,据企业意愿,工业企业可弹性年期出让供地。截至今年7月,全省76宗地享受弹性出让地价优惠政策,为企业节省用地初始取得成本51.01亿元。

在降低税收负担方面,“实体经济新十条”大力做“减法”,包括全省各地区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按国家规定的最低应税所得率确定;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未抵扣完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予以退还。

上述税率优惠原是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现将覆盖面扩展至制造业。“这两项税收降下来,对制造业来说帮助挺大的。”武卫社介绍,“去年出口额达8000万美元,退税也有约2000万元人民币。”

此外,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实体经济新十条”在“加法”上也更明确具体。

“实体经济十条”提到要支持培育制造业新兴产业,“实体经济新十条”则直接提出“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包括鼓励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开展有重大需求的核心技术、关键器件等研究,力争到2020年4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即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发布广东消费品供给指南,实施广东重点产品质量比对研究提升工程,开展“广东优质”品牌认证,引导消费新需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