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助力中小民企的今天 才有银行资产结构优化的明天)
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作用。回望改革开放的40年历程,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能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民营企业功不可没。金融机构应当义不容辞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助力中小民企的今天,才有银行资产结构优化的明天。需要说明的是,大力支持民营经济与银行商业可持续发展、坚持风控底线等原则并不相矛盾,更不意味着银行会盲目放贷。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其分母是银行业新增的公司类贷款项下,而非全部贷款。另外“一二五”并非是对每家银行的硬性考核指标,而是整个行业的方向性指标,重点在于对授信政策全面重检,对可能不利于服务民营企业的规定、条款进行修订或废止,一视同仁地对待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监管部门仍然鼓励银行进行差异化发展。银行应该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治理完善、负债水平合理、履约记录良好的民营企业提供和国有企业同样的信贷支持。
民营经济的“五六七八九”特征不可忽视。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是银行的战略性客户资源。但是,民营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和它在经济中的比重还不相匹配、不相适应。银行业在发放贷款时,不应因企业的所有制和规模不同而差别对待。支持服务好民营企业,不仅能提高信贷的使用效率,更能从根本上为银行提供长期稳定的客户和利润来源。例如,长期根植服务小微民企的泰隆银行,不良贷款率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走出了一条精细化、集约化的转型发展之路。
从防控风险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贡献了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银行的客户结构中占了大部分。若是银行在市场出现波动时“一刀切”,一味地抽贷、断贷,将导致民营企业风险迅速暴露,银行资产质量压力不言而喻。当前不少民营企业正面临发展的困难、前进的问题、成长的烦恼,银行不应对主业突出、有竞争力、但暂时出现困难的民营企业盲目收缩融资,导致其陷入更大困境。
也有担忧的声音认为,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投放或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事实上,这一要求并不意味着银行需牺牲信贷投放的程序和与风险防控的标准。银行贷款发放仍需做好尽职调查和贷后管理,盲目扩张、公司治理能力低下、恶意逃废债的企业以及僵尸类企业,并不在银行支持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