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产品数字化DIY 外资行要弯道超车?

来源:国际金融报 媒体 作者:黄希 2018-12-21 07:48: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结构性产品数字化DIY 外资行要弯道超车?)

近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推出国内首个结构性产品数字化定制功能。

近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推出国内首个结构性产品数字化定制功能,支持客户直接根据自己的偏好而选择结构与标的,在线自助定制结构性产品,并即时下单,实现了选择产品结构、挂钩标的、参数配比的全自助。

同时,记者采访了解到,多家外资行都有大力发展结构性产品的趋势。那么,外资行能否靠结构性产品实现“弯道超车”呢?

客户需有一定投资经验

汇丰中国副行长兼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总监李峰表示:“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和实施,财富管理正向主动化和净值化管理转型,投资者对产品透明度、风险水平和收益率的关注更为理性,结构性产品的比较优势因此而凸显;同时,其相对稳健的产品特性与银行客户的投资偏好更为匹配,自然也成为该群体资产配置的主流之选。

但某中资行理财经理王伟(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目前该产品可能存在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得结构性产品数字化定制的风险等级确实匹配用户可能承受的风险预期,以及如何确定用户已经完全知晓产品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就此,汇丰中国方面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我们选用了两个原有的结构性产品系列开发了升级的数字化DIY功能,其产品结构本身、风险等级与原来的结构性产品是一致的。主要区别在于,数字化DIY结构性产品需要客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投资者对结构性产品、挂钩标的与市场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具有自主性的投资观点,起投金额更高。”

浙江某私营企业主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谈到,目前其闲置投资理财资金在千万级别,其中三分之一的资金用于全球资产配置。

“外币资产几乎全部在外资行购买了美元理财产品。”该私营企业主表示,“所在城市的银行没有可以相对应的理财产品,存在银行的利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外资行可以选择的外币类理财品种比较丰富,资金量大还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定制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

但是上述私营企业主也表示,他不会选择数字化定制的产品。“因为不太懂复杂的金融结构产品,外币投资也仅限于低风险的外币理财产品,特别是美元产品”。

弯道超车机会?

某外资行理财经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结构性产品是近几年比较受青睐的产品,特别对于高净值客户而言,可以定制更符合其理财理念和投资需求的个性化产品。

记者发现,多家外资行都有大力发展结构性产品的趋势。花旗中国方面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结构性存款产品方面,我们提供覆盖全球品种的投资标的和结构,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量身定制。同时,我们也搭建了线上销售渠道,并将不断丰富线上平台的功能。”

某中资行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事实上,目前中资行和外资行相比,明显的短板在于全球资产配置方面。中资行绝大部分的投资标的都集中于国内资产,就算有全球资产配置也是比较简单的借贷类业务或者是标准化产品,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金融类复杂结构性产品的占比非常小。

结构性产品或许是外资行在理财业务方面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汇丰中国方面指出,在配置结构性产品时,市场目前固有的产品格局和销售模式尚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对主动性、灵活性以及资金效率的更高要求。“为了顺应不断演变的市场格局和客户需求,我们采用智能化数字技术为投资者在多个维度充分实现按需组合,不再受制于发行周期、产品结构和投资标的等的局限性”。

汇丰中国也谈到,其自2004年开始推出结构性产品,与此同时,数字化银行服务也发展迅速。结构性产品不同的参数配比背后蕴含的是对市场不同走势的把握,顺应具有个性化需求的客户,所以该行选择结构性产品进行数字化DIY。

除了结构性产品,未来汇丰是否有拓展其他业务数字化的打算?

汇丰中国方面表示,目前其提供的主要投资理财产品已基本打通数字渠道,客户可在线或通过移动端选择结构性产品、代客境外理财计划(QDII)、代销香港互认基金、代销境内基金、双币投资等产品。数字技术正在重塑个人消费者使用银行服务的方式,汇丰中国也将不断完善数字化服务渠道。

但具体针对哪块业务,汇丰中国方面并未透露。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