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保监会再对问题产品下狠手 安邦等24家险企被点名)
时隔7个月,银保监会对寿险行业的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终于有了结果。
1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人身保险产品近期典型问题的通报》(下称《通报》),针对2018年5月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和近期监管备案中发现的典型问题,一口气共通报了六大问题。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被通报点名的寿险公司多达24家,覆盖了大中小型人身险公司。被通报点名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甚至还出现了很多较为低级的错误。其中,吉祥人寿两次“中彩”。
“通报的情况折射了人身险公司产品开发管理中尚存在不少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院副主任朱俊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保险产品作为保险保障和服务的载体,保险公司需要规范产品开发,不断提升产品开发水平,并提高经营的专业化能力,保护消费者利益。
自查整改不到位,友邦等11家险企被点名
2018年5月,银保监会正式开启人身险的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自查、抽查、整改、报告,声势浩大,时间长达七个月,三大问题浮出水面。
其中,第一大问题是,个别公司存在自查整改不到位的情况,11家险企被点名。
一是部分公司整改推进不力。如,招商仁和、弘康人寿、吉祥人寿、中意人寿等未按时报送自查整改报告,或整改进度安排不当。
二是部分公司整改工作打折扣。如,安邦人寿、安邦养老、和谐健康等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产品整改不及时。
三是部分公司自查后仍存在疏漏。如,天安人寿某年金保险产品生存保险金给付不符合监管要求,存在长险短做风险;平安健康和信美相互的特定医疗保险产品存在保额虚高、缺乏定价基础等问题;友邦保险多款长期健康保险产品报备的费率浮动管理办法,违反关于长期健康保险不得进行费率浮动的监管规定。
开发与宣传“两张皮”,2家险企被点名
事实上,在市场上销售的保险产品,开发设计与销售宣传不统一的事件并不少见,这也是银保监会在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中提到的第二大问题。
对此,《通报》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点名了华夏人寿和吉祥人寿。
一是在产品销售环节夸大产品责任和功能。如,华夏人寿某医疗保险产品,公司营销渠道公众号在相关宣传文案中存在贬低国家医保政策的表述,影响恶劣。
二是在产品停售环节缺乏必要的产品停售全流程管控。如,吉祥人寿一年前即已停止销售的某产品,被媒体报道仍有相关产品宣传介绍,显示为可购买状态,公司对产品销售宣传行为的管控存在明显疏漏。
此外,产品专项清理工作的第三个问题是条款设计表述不利于消费者理解,对此,银保监会并没有具体点名险企。具体问题有两点:一是条款中对消费者利益可能受损的表述过于分散,不利于消费者充分了解知悉;二是条款中存在较多法律法规的原文引用,文字冗长,消费者不愿看、看不懂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产品开发报备不合规,9家被“打脸”
对于近期产品备案中发现的问题,银保监会同样提到了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产品开发报备不合规、不合理,9家险企被“打脸”。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将审批类产品作为备案产品报送。如,阳光人寿报送备案的某养老年金险保险(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为3.5%,突破备案产品监管规定上限。
二是责任设计不符合有关监管要求。如,海保人寿某定期寿险产品包含意外伤残可选责任。
三是个别产品存在设计雷同或不具备保险属性。如,工银安盛、瑞泰人寿等公司报备的部分产品严重同质化;光大永明某年金险产品既无保障功能也无储蓄功能;国富人寿某医疗保险产品设计为账户管理式,无风险保额。
四是报备材料内容不齐全。如,上海人寿、昆仑健康个别产品无法律责任人或总精算师签字;君龙人寿某分红保险产品未在费改信息表中提供核心偿付能力数据。
产品条款不合规,华贵人寿被点名
近期产品备案中发现的第二个问题是产品条款设计不合规、不公平。
具体来看:
一是条款表述不规范。如,部分公司产品条款中受益人表述为除另有约定外第一受益人为贷款发放机构。
二是条款表述前后不一。如,华贵人寿某款定期寿险产品条款首页举例中两位被保险人同时出险的赔付情况与条款保险责任描述不一致。
三是理赔材料要求不合理。如,部分公司产品条款中保险金给付需提供有效生存证明,但未对有效生存证明的具体形式做出解释。
费率厘定不合规,泰康人寿被点名
产品备案中发现的第三个问题是费率厘定、精算假设不合规、不科学,银保监会点名了前海人寿和泰康人寿的个别产品 。
具体来看,一是个别产品存在较大利率风险。如,前海人寿某分红两全保险产品,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率假设为7%,存在较大利率风险隐患。
二是个别产品存在“长险短做”风险。如,泰康人寿某终身寿险产品前5年退保率假设超过60%。
监管持续加强
“对通报的问题,各公司要引以为戒,加大产品管理力度,提高产品管理能力,强化内控管理流程,规范销售宣传行为,严格按照监管政策要求,做好产品开发设计和经营管理工作。”银保监会强调。
银保监会还进一步表示,下一步会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监管规定要求,继续对各公司报备产品进行严格核查,定期通报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产品管理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产品开发设计偏离保险本源,报备产品违反有关监管规定,以及仍涉及负面清单或问题通报中列明的不合理、不规范情形的,将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实施行政处罚,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通报并没有说具体怎么处理这24家被点名的险企。”上海某资深保险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针对通报中被点名的险企,监管层应该明确如何处理,该处罚的就该处罚,该停售的就该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