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迷恋炒股却冷落了主业 净利下滑500%的兰州黄河错过了什么)
地方性啤酒生产商兰州黄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000929.SZ,下称兰州黄河)于春节前发布年报称,2018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9亿元,同比下降14.68%;净利润为亏损6755万元,同比下滑高达516.05%。其中公司证券投资账面亏损高达9059.4万元,是造成公司2018年亏损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家主营啤酒业务的上市公司,兰州黄河的证券投资似乎比主营业务吸引的关注更多。
“炒股王”遭遇滑铁卢
1999年6月,头顶“西北啤酒王“光环的兰州黄河登陆A股,成为国内第二家啤酒上市公司。此后10年业绩表现平平。直到2010年,兰州黄河携巨资进入股市,从此便在这条”快速发家致富“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在2018年以前,除2011年、2016年受股市波动影响投资收益为负外,其余年度均实现了收益,从而被戏称为啤酒界的”股神“。数据显示,2015-2017期间,兰州黄河证券投资收益分别为6129.87万元、-2146万元、1604元;而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882.16万元、-2509.36万元、1623.6万元,二者对应数据相差无几。
过度依赖证券投资,意味着公司业绩将承受更多来自股市震动带来的影响,这也为兰州黄河业绩埋下隐患。至2018年,兰州黄河证券投资遭遇证券投资史上最大亏损,公司证券投资账面亏损高达9059.4万元。这也是造成公司2018年亏损的主要原因。针对此次巨额亏损,兰州黄河解释称是受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和A股市场持续大幅震荡下行影响所致。可以说,高风险的证券投资将兰州黄河捧得有多高,摔的就有多惨。
而针对投资者关注的未来公司是否会对证券投资业务作出调整等问题,兰州黄河回答称,随着市场转暖进入上升通道,扭亏为盈是可期的;此外随着市场环境进一步变化,公司将继续通过聘请外部专家等手段,力争将证券投资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如市场环境持续恶化,将审慎判断进行证券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由此看来,不管外界如何非议,除非市场环境出现很大的变化,否则兰州黄河将的“炒股“之路还要一直走下去。然而市场风险性终归太高,试图长期稳定依靠证券投资收益满足市场对兰州黄河的业绩要求并非良策。
回首主业已是物是人非
资料显示,兰州黄河的主营业务为啤酒、麦芽、饮料的生产、加工与销售,主要产品是“黄河”、“青海湖”系列和“黄河”麦芽等。经营模式为从原料采购到麦芽生产和啤酒酿造再到产成品销售。
在炒股风头日渐盖过主营业务时,兰州黄河曾多次遭到质疑,公司将过多精力用于证券投资是否会影响到主营业务的发展?针对此问题,兰州黄河称其证券投资主要来自子公司兰州黄河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和兰州黄河高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不会对主营业务产生影响。但回头再看兰州黄河曾引以为傲的啤酒等主营业务,却不得不让人唏嘘。近五年来,兰州黄河的啤酒销量持续下滑,市场占有率不断降低。
此外,在面对啤酒等主营业务的未来发展时,兰州黄河也显得底气不足。2018年财报指出,目前国内大型行业龙头企业跑马圈地基本完成,逐渐形成以华润雪花、青岛、百威英博为第一梯队,燕京、嘉士伯、珠江为第二梯队,各地中小啤酒生产企业为第三梯队的发展格局。自2014年至今,在国内啤酒产量增幅有限的情况下,一二梯队企业年产量逐渐上升至全国产量的85%以上。未来公司所处地域啤酒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针对兰州黄河主营业务发展的困境,有专家对媒体说道,作为啤酒业的小区域品牌,兰州黄河已经没有机会再走出甘肃。啤酒行业强者通吃,现有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兰州黄河扩张的窗口已经关闭。
可见,不管炒股是否真的对主营业务产生负面影响,兰州黄河都已经错失了其发展的最佳机遇。未来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股权纷争下卖壳是真是假?
伴随主营业务持续下滑和证券投资巨额亏损的,还有近年来频繁的股东纠纷。
不久前,兰州黄河关联企业兰州黄河企业集团公司便因股权纠纷,将公司第二大股东湖南昱成和其子公司湖南鑫远投资有限公司、甘肃新盛工贸有限公司和兰州黄河新盛投资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2018年年报显示,兰州黄河先后经历的几起诉讼案件,均与公司第二大股东湖南昱成、间接控股股东新盛工贸和关联企业兰州行业企业集团等有关。此前因上述纠纷,兰州黄河还遭到深交所的问询。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年报发布后不久。2019年2月1日,兰州黄河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湖南昱成送达的《关于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函》。湖南昱成于2019年2月1日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36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8%。本次减持后,湖南昱成持有公司股份128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9%。
目前有传闻称,兰州黄河的大股东正在与多家企业进行接触,探讨买壳借壳上市事宜。
《投资者网》就投资者关心的相关问题致函兰州黄河董秘魏福新、证券事务代表呼星,对方回复称一切信息以证监会指定媒体正式披露为准。(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