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主车企“三强”的喜与忧)
近日,国内各家车企纷纷公布了2018年的“成绩报告单”。
在去年国内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上市的自主车企表现如何?
《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了自主车企“前三强”——吉利、比亚迪(行情002594,诊股)、长城汽车(行情601633,诊股)的情况。1
营收均破千亿大关
对于投资人来说,首要关注的对象就是车企的“营收、销量、净利润”等硬指标,从这个方面来看,这三家车企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财报显示,在营收上,三家车企都突破了“千亿大关”,但在增速和净利润方面却发生了分化。其中,吉利汽车营收1065.95亿元,归母净利润1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8%;长城汽车营收992.3亿元,同比微跌1.92%,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上涨3.58%;比亚迪去年营收1301亿元,同比增长22.79%,归母净利润虽下跌31.63%至28亿元,但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而从销量来看,吉利去年销售150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0.3%;长城销售105.3万辆,同比出现1.6%的小幅下滑;比亚迪销售52.07万辆,同比增长27.09%。
吉利认为,2018年最后两个月对经销商进行了大力度的去库存,虽导致了批发销量的下滑,但同时也改善了库存比。
此外,吉利方面也表示2019年将会是非常具有不确定性的一年,兼并收购进一步加剧,不具有竞争力的车企将面临淘汰,即使是吉利也不确定是否能完成今年的销量目标。
据了解,今年年初,吉利定下了2019年销售151万辆的目标,同比仅上涨1万辆。
2
长城遇“小颠簸”
相比吉利,去年长城的营收微微下跌,净利润上涨也不高。
长城方面对此表示,去年国内汽车市场由于受到2017年购置税优惠政策提前透支,以及宏观经济增速回落、消费者信心不足等影响,整个汽车行业同比销量都发生了下滑,长城也受到了冲击。
中汽协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52.9万辆和237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2%和4.1%。乘用车四类车型均出现负增长,其中长城主营的SUV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2%和2.5%。
在此背景之下,长城全系官降促销,最终直接影响了长城的毛利率。
数据显示,去年长城汽车平均单车利润4984元,同比上升5.76%,但整体毛利率为17.5%,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长城方面认为,根据汽车行业整体需求和公司产品推出情况,2019年的整体目标为120万辆,同比微增4万辆。
3
比亚迪情况“复杂”
相比之下,比亚迪的情况更加复杂:公司净利润连续第二年下滑,并且在销量营收双升的情况下,2018年净利润却比上年的下滑幅度更大。
从业务分布来看,根据财报,比亚迪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的营收为89.5亿元,同比增长2.09%;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营收为422.3亿元,同比增长4.34%;汽车及相关产品的营收为760.01亿元,同比增长34.23%;其他业务的营收为28.68亿元。
其中,整车业务占比一半以上,仍是比亚迪最主要的业务,且相比零部件等其他业务,增速也更加迅猛。因此,其利润空间大小对比亚迪的整体业绩至关重要。
从汽车方面来看,比亚迪汽车总销量51.2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24.8万辆,同比上涨282%,新能源车业务收入524亿元,同比上涨34.12%,销售表现出色。2019年,比亚迪目标销量65万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不过,销售数据虽然亮眼,但政策变动风险却不容小觑。数据显示,2018年,比亚迪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约为20.73亿元,在企业归母净利润为28亿元的情况下,相当于有四分之三来自补贴。
而企业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在比亚迪看来即是由去年的补贴退坡导致。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度的补贴政策已经发布,国家财政补贴同比退坡达50%。而在过渡期结束之后,地方补贴将完全取消。
在补贴新政发布之后,比亚迪方面表示,公司具备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储备等优势,可有效摊薄研发和生产成本,具备较高的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
除汽车业务以外,在手机方面,比亚迪表示:“受惠于集团与国内外手机主要品牌商的紧密合作关系,集团继续接获多个高端旗舰机型订单,有效巩固了集团于金属部件领域的龙头地位。但受行业激烈竞争的影响,金属部件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给集团整体盈利带来一定影响。”
而在其他方面,比亚迪表示,“2018年内,集团电池业务快速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光伏业务则相对疲弱,总体处于亏损状态。”
4
研发投入哪家多?
除业绩以外,众人关心的还有各家车企的研发情况,这将直接影响到长期发展。
2018年,吉利汽车纳入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研发投入为19.26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30%。但需要指出的是,吉利汽车大部分的研发支出均放在了吉利控股集团中。吉利控股集团CFO李东辉表示:“吉利研发支出一直保持在营收的5%至7%,与豪华车的研发占比相当。”
其次,一直以坚持“研发过度投入”的长城汽车在研发上投入了39.59亿元,超过了2017年的33.6亿元。
而研发投入最多的车企则是比亚迪。财报显示,比亚迪去年研发支出85.36亿元,同比增长36.22%。在研发/营收比例上,比亚迪6.56%的表现已经接近豪华品牌。例如,去年奔驰研发投入占比为7.5%,奥迪为7.1%。
5
新能源投资力度不减
最后,三家车企虽然有各自的发展路径和产品规划,但是在新能源领域,三家车企的投入力度不减。
以新能源著称的比亚迪表示,将继续丰富旗下新能源汽车产品。近日,比亚迪发布9款新车,半数以上是新能源车型。
但是一位比亚迪销售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比亚迪在宣传上过于偏向新能源车,导致旗下燃油车的销售压力较大。而从销售数据上来说,比亚迪汽车的“半壁江山”依然来自于燃油车。
同时,吉利汽车也表示,将在2019年将电气化比例调整至90%,80%的产品都会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每款产品都会搭载MHEV(轻混)设备。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搭载MHEV的车辆在政策上依然属于燃油车,不享受国家任何政策优惠。
而长城汽车则表示,旗下电动车“欧拉”将会成为重点打造品牌之一,高端品牌“WEY”系列也在去年推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8,产品线得以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