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险资密集调研电子科技板块 加大布局消费及5G板块力度)
3月以来,A股呈震荡稳固态势,保险机构调研热情增加。截至4月10日,56家保险机构先后调研134家上市公司。从调研标的所属行业分布来看,电气部件与设备、电子元件、基础化工、个人用品、应用软件、西药、航天航空与国防等成为保险资金青睐的热点板块。
多位保险资管人士认为,今年第二季度,A股市场优质标的存在被缓步加仓的可能性。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适度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将体现在选择具有业绩增长潜力并表现稳定的行业和个股上。分析人士预计,二季度,险资或采取“细水长流”的方式入市。
偏爱电子科技类板块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相关调研数据发现,中国人寿(行情601628,诊股)养老保险可谓是当前险资调研的“排头兵”。今年3月以来,该公司累计对11只股票进行了12次调研,对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尤为感兴趣,调研个股数分别达到6只和4只。
另两家同样“勤奋”的是亚太财产保险和前海人寿保险,共调研8只个股。这两家公司调研个股的领域略有不同:亚太财产保险调研标的分布较为平均,涉及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而前海人寿保险调研重点在中小板和创业板。
目前,接待险资机构调研次数最多的上市公司中,汇川技术(行情300124,诊股)排名第一,被调研了13次,中国人寿养老、平安养老、华夏人寿、长江养老、中信保诚人寿、太平养老等公司陆续“踩点”。其次是恩华药业(行情002262,诊股),被亚太财险、友邦保险、天安人寿、吉祥人寿等险企调研了共9次。第三是广联达(行情002410,诊股)和珀莱雅(行情603605,诊股),被调研8次和7次,分别接受了中国人寿养老、亚太财险、渤海人寿、长江养老、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等险企的调研。
曾经参与广联达调研的保险公司研究员认为,2019年,广联达公司造价业务计划在原来11个地区云转型的基础上,新增10个地区进行云转型。同时,造价业务在2018年至2020年这三年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保证转型,把存量用户转化成服务用户。该公司也一直在尝试储备和研发增值业务,目前造价业务中的材价信息数据包已经是增值服务的一部分。未来还会结合客户的需求,逐步开展比如云空间、云计算和智能组件等增值服务。
从调研的板块来看,险企主要“扎堆”电子科技类板块。电气部件与设备板块被关注最多,共16次,其中,中国人保(行情601319,诊股)和长江养老连续调研2次;其次为电子元件板块,共有9次,中国人寿养老连续3次关注;此外,应用软件和西药板块也接受了险企9次的调研。
“从险企调研的情况,可以窥见二季度险资对二级市场的布局。”川财证券分析师杨欧雯指出,险企调研行业分布较为广泛,涵盖食品饮料、医药、材料及能源、电子元件等。
“这是因为险资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分红偏好的角度出发,对于业绩增长稳定的大消费及成长性突出的5G、云计算等方向会择机加大布局。险企看好这些股票的原因可能更多在于成长性。”华北地区一位保险公司投资总监莫以琛(化名)认为。
加大布局消费及5G板块力度
与险企调研时偏爱中小创的情况不同,在二级市场配置时,险资在主板上的配置比例始终维持在90%以上,对创业板的态度显得非常谨慎。多位险企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指出,当前A股市场更多体现的是结构性机会,各主要指数可能会维持一个箱体震荡的走势,二季度险资或继续稳中求进。
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分析师谢超认为,险资重仓的中小创股票多属于蓝筹白马、细分领域绩优龙头。持股数量显示,保险资金对创业板公司的配置整体表现为增持,2016年以后,险资基本遵循着“低买高卖”的配置习惯,随着经济结构转型、金融供给侧改革对科技企业扶持力度加大,中小创板块有望涌现更多受到险资青睐的公司。
杨欧雯预计,今年二季度险资或加大对大消费板块的布局。随着时间的推移,银发经济下的养老、教育、医疗产业的中长期投资价值有望提高。在高增长稳业绩的驱动下,预期短期内险资不会抛弃消费这一投资逻辑。此外,5G、AI等概念成长空间的打开,吸引了险资的注意力,预计险资也将长期关注,静待业绩兑现。
“需要关注的是,险资已经开始关注军工板块。短期来看,军工政策优势较为明显。叠加科研院所改制、混合所有制及军品定价机制等改革有序推进,军工板块的市场表现有望平稳上行。这也符合当前险资的投资特点。”杨欧雯补充道。
国寿资产相关人士表示,要提高对估值的容忍度,结合宏观数据潜在的超预期可能,股市继续保持活跃向上的概率较大。在行业配置上,基本面有向上趋势的行业,收益向好的概率较大;非银、农业和化工是其当前主推的行业,本轮会经历估值的持续扩张,目前还没偏离合理区间的迹象,可以积极配置。
“未来,险资更重视公司的低估值、高股息属性。随着IFRS9会计准则的推广,会进一步提升险资增加长期股权投资以及配置高股息公司的积极性。”莫以琛表示。
险资料继续增配A股
截至2018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占比约为11%。险资对股票资产的配置比例还远远未达到监管设定上限。从配置股票的角度而言,剔除价格因素,用重仓股数量衡量险资的主动增减持行为,2010年-2015年,在股票风险补偿上升期,险资加速入市;2016年-2017年的两年“慢牛”行情中,保险兑现收益的意愿增强,入市节奏有所放缓。
“如果股市在一段时间里上涨速度太快,反而会拖慢险资入市的节奏。今年以来的快速拉升,可能促使险资进行一定程度的减持,以保证收益得到兑现。”谢超认为,长期来看,险资仍有望继续增持A股。保险机构追求绝对收益,注重各大类资产隐含收益率的比较,面对长周期的无风险利率下行,A股风险补偿还处在高位。
分析人士认为,银行、地产可能成为险资增减持A股的主要对象。除此之外,在险资减持阶段,减持幅度大的还有周期股,消费持股变动相对平稳;增持阶段,行业偏好不明显,对周期股、消费股持股数量都有提升。
未来险企会增配哪些个股?分析人士指出,对A股市场而言,保险机构或大幅超配银行、地产。
光大证券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保险账户重仓银行业市值达3381.32亿元,配置比例约59%,超配41个百分点;险资重仓房地产业市值达865.41亿元,配置比例约15%,超配11个百分点,两者配置比例合计74%;相比之下,主动偏股型基金在银行地产的配置比例仅为10%。
谢超认为,险资超配银行地产板块的主要诱因有二:一是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地产公司大量的土地储备,保障了保险资金投资的安全性。同时,银行和地产板块股息率具备比较优势,可以满足险资对收益稳定性的需要。与外资不同,高ROE并不是险资最看重的财务指标,保险更重视公司的低估值、高股息属性。
二是险资对A股市场上股份制银行的配置比例高于国有大行,配置比例最高的五只银行股是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浦发银行(行情600000,诊股)、兴业银行(行情601166,诊股)、民生银行(行情600016,诊股)和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这可能与国有大行同时在香港上市,存在A、H股溢价,而港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高,波动小有关。2018四季度以来,险资已经多次增持工商银行港股。
“除银行、房地产外,险资倾向配置消费和公用事业类公司,但均属低配。持有市值占比居前的行业分别是非银金融(配置比例5.07%)、医药(3.82%)、家电(1.87%)、食品饮料(1.68%)、交通运输(1.43%)、电力及公用事业(1.38%)和电力设备(1.38%),其余行业配置比例均不足1%。”谢超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