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常设回购便利(SRF)?美联储可能在研究新版的“量化宽松”)
自退出量化宽松(QE)政策以来,美联储(Fed)官员一直在试图缩减资产负债表。
如何能减少债券持有量,同时又不破坏市场?针对这个问题,美联储最近提出了一个新想法。
当地时间4月29日,CNBC报道称,美联储经济学家提出了一项允许银行间交换国债储备的新计划,即“常设回购便利”(Standing Repo Facility,SRF)。
常设回购工具被许多人认为是美联储应该关注的工具之一,目前这项计划正处于前期讨论阶段。如果SRF达成,将有助于美联储缩减4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
1
满足美联储和银行需求
此次美联储经济学家提出的“常设回购便利”,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央行和商业银行双方的需求。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为刺激经济,美联储先后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回购中长期债券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刺激企业生产、居民消费。
但持有大量债券的同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所以就产生了“缩表”的需求。同时,美联储也希望增加自身的储备供应,减少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控制。
另一方面,以往商业银行手里需要持有大量储备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大银行的储备需求也随之升级,当时华尔街各大机构面临严重的流动性短缺。因此国会进行了改革,要求金融机构增持安全资产,而国债被认为是无风险,又能带来收益的资产。
所以,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可以通过向央行出售“国债”来迅速获得储备金,那么商业银行就不会,也没有义务再持有大量储备金。
圣路易斯联储银行经济学家David Andofatto和Jane Ihrig在一份报告中提到,此项计划实行后,商业银行会更愿意持有国债来应对风险,而储备金可能成为次一级的选择,所以储备金的需求会大幅下降。央行的储备将会十分充足,资产负债表也会缩减到历史水平。
2
“市场驱动”惹争议
由于这种机制将允许商业银行根据需求将国债转换为储备金,使其更容易在关键时刻获得现金,并可能缓解货币市场的上行压力。所以,很多人认为SRF在本质上是重新包装的“量化宽松”,是美联储在长达十年修复经济过程中的又一次迭代。
而不同于以往的是,SRF将成为更偏向于由市场驱动的“量化宽松”。
美国前财政部经济学家David Beckworth表示,“你将会看到一张更大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但这将由商业银行来推动。”
对此,一些支持者认为,“常设回购便利”是一种相对无风险的方式。因为在财务紧张时,美联储可以对银行打开释放流动性的阀门,同时又能以隐秘的形式进行“量化宽松”。
但也有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由“市场驱动”的“量化宽松”只会使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问题变得更加糟糕。
David Beckworth表示,“在经历了另一次经济衰退和大幅回落的情况下,几乎可以确定,美联储将很快回到量化宽松政策,你可以想象,美联储就是在做QE4、QE5。我认为,在下一次经济衰退中,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将变得相当大,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债务管理模式。”
由于美国的法定存准率几乎为零,即没有限制,所以准备金主要就是指超额存款准备金部分。金融分析师赵元杉(化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如果市场没有需求,多余的资金也会成为超额准备金,而且实体企业的融资需求大部分都已经依靠债券和股市解决,所以这个政策只能让银行买债的规模扩大一些,也安心一些,其他的效果一般。”